要找到這個人,挫骨揚灰。

乾隆:“誰,給我查出來!”

說話時,眼神重重的盯向了戶部的人。

整個五百萬兩銀子,那都是經過戶部之手的。

“嚴查整個戶部,和珅,你來辦!”

乾隆在朝廷並不退潮,他今天認真了,案子一日不查清楚,他一日不離開這金鑾殿。

滿朝文武皆是如此,都給我留在這裡。

遣太監每日送來飯食即可!

如此陣仗,臺下的趙清廉和珅等眾大臣,也恍然發現,一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萬歲爺,也在今天這件事上動了真格的,他老人家這次是真的生氣了。

戶部的主事趙忠卿忙不迭去到戶部進行檢查。

除開幾位重要的軍機處行走的大臣外,其餘官員皆在金鑾殿和皇帝一起等著訊息。

剛出門的和珅趙清廉二人看向戶部主事趙忠卿。

這貪汙的第一波是從他們三個人開始的,這要查,也得查他們頭上。

對於這件棘手的事,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難辦,但對於這三個老油子來說,只有兩個字,拿捏。

“和大人,趙大人,不知道當初你們還記得入場戶部的侍郎是誰?”

此一句話,就讓二人明白過來了。

替罪羊有了!

巴適!

就是這麼舒服!

三人從金鑾殿出去後,拐了個彎,溜達了一圈去了戶部,只取了一樣東西便回到了金鑾殿。

用時二個時辰,遛彎一個半時辰。

隨著三人拿出來戶部入帳單五百萬兩,上面簽著的帶有戶部侍郎張謙的簽名。

張謙隨即被徵召過來。

身為區區侍郎中張謙是沒有資格在這金鑾殿的,平日早朝也沒有身份參加,所以當他第一次被兩名侍衛帶到這裡,跪望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有周圍虎視而來的眾文武大臣,心裡咯噔的厲害,冷汗直下。

隨著皇帝憤怒拋擲而下的入帳單,張謙明白,自己這是被當成了替罪羊。

他比誰都知道這五百萬兩銀子裡面,誰貪了,貪了多少。

可他不能說。

因為這就是官場,官場有官場的規矩。

但他不想死,所以當初明明被趙大人還有和大人拿走一百萬兩,僅剩四百萬兩時,他還入賬五百萬兩之日,便想好了主意。

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我說你有,你就有。

他要推給下邊人。

“皇上!

臣,冤枉!”

“入賬清單是臣負責沒錯,可臣有其他證據,證明另有其人。”

按照當時的分配,趙大人和大人拿走大頭一百萬兩,戶部的其餘侍郎包括戶部尚書趙忠卿大人拿走一百萬兩,還有一百萬兩,是負責押送的王都統拿走了。

“請皇上過目,這是負責押送銀兩的王都統接過戶部撥款後,畫的押,確認無誤當時撥出去的是五百萬兩,分毫不差。”

張謙斬釘截鐵,慷慨凜然道。

心中暗自竊喜,還好自己當時留了一手。

既然趙大人和大人把鍋丟給自己,那他也丟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