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儀式的順利舉行,讓大乾朝的民心愈發穩固,朝堂上下也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然而,李承乾並未因此而有絲毫鬆懈,他深知,國家的繁榮昌盛不能僅靠一場儀式來維繫,更需要實實在在的政策與行動。

李承乾回到東宮後,立刻召集了自己的智囊團,包括朝中的幾位重臣以及一些學富五車的謀士,共同商討如何進一步推動國家的發展。眾人齊聚一堂,氣氛熱烈而凝重,每個人都深知自己肩負著大乾朝未來的重任。

一位老臣率先發言:“殿下,如今沿海危機雖已解除,但我國的海防仍需加強。應加大對海軍的投入,建造更多堅固的戰船,訓練精銳的水師將士,如此方能確保沿海百姓的長治久安,抵禦可能的外敵入侵。”李承乾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他深知海防的重要性,老臣的提議正合他意。

緊接著,一位年輕的謀士站了出來,拱手說道:“殿下,除了海防,我們還應重視農業的發展。畢竟,農業乃國之根本,只有百姓們豐衣足食,國家才能真正繁榮。可以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推廣新的耕作技術,同時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農業生產中。”李承乾聽後,不禁露出讚許的笑容,對謀士的見解表示認同。

眾人紛紛各抒己見,從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諸多寶貴的建議。李承乾認真地傾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不時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與眾人進行深入的探討。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了一系列的發展計劃。

在經濟方面,李承乾決定鼓勵商業發展,降低商業稅,開設更多的集市和商會,促進各地之間的貿易往來。同時,加強對貨幣的管理,穩定物價,防止通貨膨脹。為了推動手工業的進步,還設立了專門的工坊,培養技藝精湛的工匠,提高各類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教育上,加大對學府的投入,聘請更多的名儒講學,培養優秀的人才。建立完善的科舉制度,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進入官場,為國家的治理注入新鮮血液。此外,還鼓勵民間辦學,讓更多的百姓有機會接受教育,提高整個國家的文化素質。

在軍事方面,除了加強海防,還對陸軍進行了改革。更新武器裝備,訓練士兵的戰鬥技能和戰術素養,提高軍隊的整體戰鬥力。同時,加強邊境的防禦工事建設,與周邊國家保持友好的外交關係,避免不必要的戰爭。

李承乾深知,這些計劃的實施並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他毫不畏懼,每日都親自過問各項計劃的進展情況,督促官員們認真落實。他以身作則,勤勉政事,常常工作到深夜,只為了大乾朝的繁榮昌盛。

在李承乾的努力下,大乾朝逐漸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各地的經濟迅速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教育也日益繁榮。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邊境安寧,國家的威望在周邊地區也逐漸樹立起來。

然而,就在大乾朝蓬勃發展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旱災降臨到了北方的幾個省份。一時間,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陷入了饑荒之中。李承乾得知訊息後,心急如焚,立刻調運大量的糧食前往災區救濟百姓。同時,他親自前往災區,視察災情,安撫民心。

在災區,李承乾看到了百姓們眼中的絕望和無助,心中無比沉重。他深入到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與百姓們一起共度難關。他組織百姓們開鑿水渠,尋找水源,帶領他們開展生產自救。在他的鼓舞下,百姓們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紛紛積極投入到抗災救災的行動中。

經過數月的努力,旱災終於得到了緩解,災區的百姓也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生活。這場旱災雖然給大乾朝帶來了一定的損失,但也讓李承乾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自然災害對國家和百姓的巨大影響。他決定加大對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