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盛世暗潮湧,權謀隱風雲(第2/3頁)
章節報錯
。”兩人在朝堂上各執一詞,氣氛一度十分緊張,其他大臣們都噤若寒蟬,不敢輕易表態,生怕捲入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爭鬥之中。
邊境的微妙變化
邊境這邊,韓烈對前來“協助”的親信將領起初並未多想,還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向他們介紹邊境的防禦佈局以及周邊部落的情況。可漸漸地,他發現這位將領時常越過他直接向京城傳遞訊息,而且在軍隊的訓練和部署安排上,總是有意無意地提出一些與他相悖的意見,還拉攏了一部分將士,試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
韓烈心中起了疑,他深知邊境軍事不容有絲毫差池,便找那將領私下談話,委婉地提醒他要遵循邊境已有的防禦策略,一切以穩定邊境局勢為重。那將領卻打著皇帝的旗號,說是奉命行事,對韓烈的提醒並不放在心上。韓烈無奈,只能將此事暗中寫信告知了朝中一位與自己交好的大臣,希望他能在朝堂上探探皇帝的口風,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
與此同時,周邊部落察覺到了大乾朝邊境軍隊內部似乎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情況,那些原本被韓烈安撫得老老實實的部落又開始有些躁動起來。一些部落首領聚在一起商議,覺得這或許是個可以再次試探大乾朝邊境防線的好機會,便派出了幾支小股隊伍,開始在邊境進行頻繁的試探性侵擾,想看看大乾朝軍隊會作何反應。
林嶽的應對與危機
林嶽在朝堂上遭遇那無端指責後,心中明白自己已然陷入了一場看不見的風波之中。回到海事貿易司後,他不動聲色,一方面繼續加緊完善海上貿易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滴水不漏,不給那些想要找茬的人可乘之機;另一方面,他暗中派人調查那心腹大臣背後的小動作,試圖找出到底是誰在背後指使這一切。
然而,還沒等他查探出個所以然來,海上又出現了新的危機。一些外國勢力見大乾朝內部似乎出現了分歧,便想趁機攪亂大乾朝的海上貿易。他們暗中勾結了部分沿海的海盜團伙,加大了對大乾朝商船的襲擊力度,甚至還偽裝成大乾朝的船隻,去劫掠其他國家的商船,妄圖嫁禍給大乾朝,破壞大乾朝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海上貿易信譽。
一時間,海上貿易陷入了混亂,各國商人紛紛向大乾朝討要說法,朝堂上那些原本就對林嶽不滿的聲音更是甚囂塵上,要求嚴懲林嶽,認為是他的管理不善才導致了這一系列問題的出現。林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可他依舊咬著牙,決定親自率領水師出海,去剿滅那些海盜團伙,還海上貿易一個清明。
蘇瑾的掙扎與堅守
蘇瑾在朝堂上與李承乾就官員考核標準一事僵持不下後,回到家中也是憂心忡忡。他知道皇帝此舉背後定有深意,可他實在不願看到吏治剛剛清明起來又要被破壞。他開始四處奔走,聯絡一些正直的大臣,試圖一起向皇帝再次進諫,改變這個不合理的決定。
可就在這時,他推行的文化教育革新也遇到了阻礙。一些保守的大儒們聯合起來,向皇帝上書,稱蘇瑾新編的教材有違祖宗之法,裡面那些實用知識和新思想是對傳統學問的褻瀆,要求皇帝下令廢止。李承乾拿著這些上書,看似為難地問蘇瑾該如何應對,實則是想看蘇瑾如何在這兩難的境地裡掙扎。
蘇瑾據理力爭,他向李承乾闡述了文化教育革新對於大乾朝長遠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傳統學問與實用知識相結合才能培養出真正有用之才的道理。李承乾聽著,臉上時而露出沉思之色,時而又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他並沒有當場表態,只是讓蘇瑾回去好好想想如何平息那些大儒們的不滿,這無疑又給蘇瑾出了一道難題。
韓烈的決斷與反擊
韓烈在得知邊境軍隊出現的問題以及周邊部落的再次侵擾後,深知不能再任由局勢這樣發展下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