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之旗號,但其內心果真還敬重天子嗎?怕不是妄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

蹇叔回應道:“齊相管夷吾頗具經商之才,齊國因之而臻於富強,然此僅為管仲一人之能。

齊侯具識人之能,且懷君侯之度。但倘若管夷吾逝,抑或齊侯崩,齊國之盛恐難久持,必趨衰落也。

木耒說道:“我們暫且不論當下之齊國。先生遍觀天下之事,依先生之見,覺得誰人能笑至最後,從而一統諸夏乎?”

蹇叔回道:“魯宋兩國定然不可,此二者謹遵周禮,行事拘謹,難以突破陳規,自是無法成為霸主之國。

衛、鄭二國雖位居諸夏中心,然其國勢弱小,強敵環繞,亦難以成就一番宏偉霸業。

秦地雖處偏遠之域,然若欲成就霸業,恐需歷經上百年之久,用以積蓄雄厚力量,或可成就霸業。

至於晉地,今之晉侯已然彰顯出非凡之才,且已成功吞併周遭數個小國,觀其所為,亦頗具霸主之風範與才略。

再者便是楚國,其為當下唯一能與齊國相抗衡之大國。只是楚國行事不循常理,若其與齊正面交鋒,以其強大之實力與不羈之風格,齊人恐難以與之匹敵。

如此看來,未來天下所剩之強國,唯秦、晉、楚、齊四國而已。

然齊國於我而言,實難令人看好。管仲之後,齊國能否再有賢能之士輔佐齊君?若後繼無人,齊國欲延續強國霸業,恐將舉步維艱。

秦國抵禦西戎,晉國抗擊狄人,楚國進擊蠻人,齊國蠶食夷人。

倘若論及武力之強盛、征伐之果敢,諸國之中當以楚國為最。

故而依我之見,未來能夠一統諸夏者,非楚國莫屬,其次便是秦晉,無論如何,決然不會是齊國。

木耒說道:“蹇叔對天下局勢可謂洞察明晰,與我心中所想相仿。

數十年乃至百年之後,能屹立不倒之大國,必是此四國無疑。然若論及最終一統諸夏者,齊國定無可能。”

蹇叔說道:“公子與我所言竟真的一致?”

木耒點頭確認,過了一會兒,木耒忽然問道:“先生如今可是在宋國出仕?”

蹇叔予以否認,回答道:“我於宋國,不過是一介閒散之人,耕種幾畝薄田,聊以安度晚年,遇有賢才之士,便前去與其暢抒己見、高談闊論罷了。”

片刻後,木耒又說道:“蹇叔,我那封地,如今亟待賢德之人前來打理,不知您可否屈尊相助?我委實渴盼蹇叔這般的能者襄助。”

:()春秋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