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沈欣踏上了求學救父之路。

這裡就要說到儒道了,童生、秀才對應練氣,舉人對應築基,進士和翰林對應金丹,大學士對應元嬰,大儒對應化神。

舉人正是如今沈欣的境界,葉卿則是凝聚了文心的童生。

舉人則是經才氣灌體成功後才能成為舉人。

舉人擁有“出口成章”的能力,可以透過朗誦詩詞召喚詩詞力量,也可使用紙上談兵一同觸發。

當然這個能力也可以透過墨寶在童生時期提前實現,還有個條件就是擁有文氣才能使用墨寶,不然根本用不了墨寶。

突破到舉人後,天資卓越者更是能覺醒過目不忘的天賦,一目十行,快速閱讀書本。

當然,也有那種先天就擁有過目不忘的天賦的人,修行儒道那叫一個如魚得水。

儒道很特殊,能夠讓讀書人掌握天地之力,以詩詞歌賦與天地共鳴,驅使天地之力。

若有才氣在身,詩可殺敵,詞能滅軍,文章安天下。

更是有著秀才提筆,紙上談兵;舉人殺敵,出口成章;進士一怒,唇槍舌劍這種說法。

儒道高深者,比如大儒,一言一行,口誅筆伐,可誅人,可判天子無道,以一敵國。

不過大儒向來都是鎮國級別的,而且南域大儒並不多,東域仙朝林立,各種儒道思想碰撞,因此儒道大家很多。

當然儒道的侷限性也很大,壽元!

哪怕有才氣蘊養身體,也只是讓其身體變得強壯一點罷了,無法使其壽元增加,所以大多數有所成就的儒道大家都是兼修武道或者仙道。

武道增加壽元雖然不如仙道,但是門檻低,沒有仙道對靈根需求那麼大。

而且作為儒道,對於其他修行體系自然是能觸類旁通,上手很快,只不過要精的話,就需要很長的時間了。

當然突破到大儒以後,天地給於的獎勵也可令大儒活很長的時間,只不過還是比不上仙道和武道。

因此壽元丹對於這些儒道大家的吸引力比修仙者還要大,所以當初莫離煉製出新的壽元丹的訊息也被大祖張無雙封鎖了。

莫離也是有自知之明,自那次救老林以後,再也沒煉製過壽元丹了。

當然如果遇到什麼急需的,也可以當場煉製,丹聖無所謂。

在莫離的思索中,風火雲雕也是到了松風村,進入村口左邊第十一個房子,就是沈欣的家。

:()我在覓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