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智來說,去體驗不同的酒吧風格也是他現在的生活內容之一。

看看自己到底會更喜歡什麼樣的娛樂環境。

享受人生就要去自己覺得享受的地方。

像有李夢潔和王倩陪著,他就覺得挺享受的。

看看酒吧的名字,“為你把歌唱”。

確實有點小文藝,還有點小撩的感覺。

李夢潔也贊同晚上來這裡坐坐,聽聽歌,放鬆放鬆。

選好目的地,三個人就回到街口。

李智正準備給包車司機打電話,誰知側面一輛車閃了一下燈光,慢慢地滑行到三人面前。

原來司機早就在這裡等了。

從步行街到劉家表妹的大劇場也就十來分鐘車程,非常近。

三人入場的時候,包車司機就去附近休息。

李智買的票是在最佳的觀賞角度,居高臨下,能看全景。

臨近開始的時間,整個劇場的山水都是最真實的實景。

有種坐在河邊看錶演的即視感。

聽大秘書王倩說,之前查資料的時候,就發現這個表演整場有600人參演,其中200人是專業的舞蹈演員,其他400人都是附近的村民。

整個表演是用龍國普通話和少數民族語言來唱歌和交流。

看看整個演出舞臺,確實是非常宏大。

幾個大看臺,基本上都坐滿了,還有不少帶孩子來看演出的。

到處是一片“嗡嗡聲”。

因為座位相鄰,又是李智居中,李夢潔和王倩一左一右把他的胳膊摟著。

,!

“我們換個姿勢,感覺這樣就像被你們兩人押著的犯人一樣。”

李智的胳膊被抱得太緊,有點不舒服,他馬上提出要求。

要不兩個小時的表演看下來,兩條胳膊估計要廢。

於是換了李智摟著兩人。

李夢潔和王倩也覺得這樣輕鬆很多,就舒舒服服地靠在李智的胸口等著表演開始。

從開場幾名當地舞蹈演員用夾雜著方言的口音至歡迎詞,就能感覺出一種濃濃的質樸。

這麼一個節目接連表演15年,確實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而且李智知道,這個表演還間接把整個陽朔給帶火了,能造福一方,也算是一種文化的作用。

隨著嘹亮的山歌聲響起,舞臺周圍的群山腳下的燈都點亮了。

那種從小舞臺到大舞臺的那種銜接和視野延伸,引起了不少觀眾的驚呼,這一幕屬實有點驚豔到李智。

再看李夢潔和王倩,都一下從李智的懷裡坐直,認真的看著舞臺的這種絢麗燈光效果。

接下來,在河灘的兩側,一個個的火把被點燃起來。

一陣陣聽不懂的歌聲傳來。

原來是表演情歌對唱,男女分組,都不用麥克風。

雖然聽不太清楚,也聽不懂,但是這種原始的氣息還是很感染人的。

李智發現周圍很多人都跟著山歌的節奏,搖頭晃腦的哼哼。

李夢潔和王倩都回到了李智的懷裡,也跟著小聲的哼哼。

表演都是一幕幕開展的,有表現戰爭時期那種悲壯和悽美的,也有表現村民生活日常的。

李智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月亮船的出現。

搖晃的月亮船上,一個舞蹈演員在裡面翩翩起舞,畫面美輪美奐。

還有個在河邊洗頭的姑娘,那長髮在水裡一甩,在燈光的照射下,效果非常的驚豔。

不到兩個小時的表演看過來,李夢潔總結了一句話:“幸好我們做了攻略才能看懂表演的什麼。”

不過這場表演還是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