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盤點歷朝文化遺產(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家都只是想活下去罷了,逼不得已。】
【可惜了,太平天國浩浩蕩蕩幾百萬人,席捲了半壁江山,最後還是失敗了。】
【沒辦法,都是一群草根,沒什麼管理頭腦,都只憑著一腔熱血罷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淚目,偉大的農民起義!】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太霸氣了,陳勝不愧是起義祖師爺。】
【現在很多小說和影視作品都喜歡把義軍包裝成惡人,唉,可悲可憐可恨。】
【義和團起義也應該位列其中,反帝農民起義。】
【如果論次數的話,宋朝的農民起義最多吧,三百年國祚,發生了四百多次農民起義。】
【不太認同,明朝的農民起義好像比宋朝多吧?】
看著評論區的這條留言,朱元璋也是皺起眉頭。
“一派胡言,咱老朱就是農民出身的,咱的大明朝怎麼可能有如此多的農民起義?”
林逸看著這些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也是頗為感嘆。
這些個農民起義,雖然最後的結果都不盡人意。
但總歸還是動搖了當時朝廷的統治,加速了朝代的衰落和滅亡。
而他們的影響,也持續了許多年。
太平天國運動甚至被雕刻入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當中,以供後人致敬和緬懷。
影片繼續,緊隨其後的一篇影片,介紹的則是大夏文化遺產。
【盤點華夏曆朝遺留的珍貴文化遺產。】
珍貴文化遺產?
各個帝王看到天幕上的標題,都是振作起精神。
他們還真想看看,什麼文化遺產流傳到了後代,被後人傳頌。
【華夏文明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是文明的不斷傳承。
每個朝代,都給後代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今天,就讓我們來回顧歷史,盤點一下每個王朝留給後代珍貴的文化遺產。】
天幕下的嬴政樂了,若是說起這文化遺產,那他遺留的可算太多了。
書同文,車同軌,第一次給後世留下了“統一”的觀念。
【夏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原始社會轉變為奴隸社會。
治理黃河水患,發展農耕文明。
開創了世襲制,提出了君權神授的觀點。
奠定了華夏政治制度的基礎,標誌著華夏文明的誕生。】
正在黃河邊拿著根棍棍測量水位的大禹驚喜不已。
“好,沒想到俺的大夏王朝做了這麼多的貢獻呢?”
【而提到商朝,就不得不提到甲骨文。
作為已知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出現,對華夏文化的發展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後世的文字,也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成。】
商紂王拿起懷中的青銅酒杯,和身旁的美人共飲一杯,哈哈一笑。
“寡人的商朝可不光有文字,這青銅器,也應當是一門文化遺產。”
【而提到周朝,就不得不提到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興起,稷下學宮成立。
各種流派湧現出來,人們將這種知識流派的紛爭譽為“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豐富了華夏學術文化,為後世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無數在稷下學宮在讀的學子抬頭仰望天幕,倍感榮幸。
他們當中的某些人,到了後世,那都是被立廟的存在。
【大秦的貢獻自然是不必多說。
結束了分裂格局的局面。
始皇帝嬴政橫掃六國,天下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