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廷更是頒佈敕令,釋放俘虜的農民,以此瓦解義軍。

隨後,義軍節節敗退,人數不斷減少。

龐涓在轉戰亳州的過程中,被沙陀騎兵全軍覆沒,龐勳也在突圍中戰死。

至此,龐勳起義徹底失敗。】

看著天幕上龐勳的事蹟,眾人也是唏噓不已。

這龐勳也如同陳勝一般。

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等到身居高位之後,卻已經忘記了初心。

起義的失敗,在他們丟失民心的那一刻,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第七次著名的農民起義:唐末-王仙芝起義。

王仙芝,原本靠販賣私鹽為生。

當時朝廷為了保證財政收入,大力打擊私鹽販子。

為了躲避追捕,王仙芝四處拜師,學了一身好武藝。

後來,關東出現了大旱,朝廷又強收賦稅。

百姓們無路可走,聽聞王仙芝有了不得的武藝,便都來投奔王仙芝。

975年,王仙芝振臂一呼,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海內諸豪都統。

他率領起義軍攻下了曹州,濮州。

六月,黃巢來投,會師曹州。

義軍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到了幾萬人。

十一月,義軍已經遍佈了十多個州,有著大大小小的規模。

976年,王仙芝帶領義軍與朝廷軍對戰,王仙芝帶領義軍勇往直前。

他們不畏強敵,迅速就佔領了汝州。

十月,攻打唐州。

十一月,攻佔郢州,復州。

十二月,攻佔隨州,安州。

……

半年時間,義軍流動作戰,打得官兵顧此失彼。

最終,唐僖宗決定封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

王仙芝想要投降,遭到黃巢的鄙視,兩人不歡而散。

而又因為麾下義軍的強烈反對,王仙芝的的投降事宜才就此作罷。

877年一月,王仙芝攻取鄂州。

七月,與黃巢共同攻打宋州。

而後,攻打安州、隨州、復州、郢州。

朝廷釋出《討曹賊詔》,動員地方鎮壓義軍。

並且許諾,如果義軍投降,待遇從優。

王仙芝於是再一次發起了投降。

他寫了降表,讓心腹去鄧州請降,然而在招討副使楊復光送他們前往長安的過程中,卻被貪功的宋威派人劫持了。

結果這事兒也辦砸了,兩名心腹也身首異處。

王仙芝聽聞十分憤怒,繼續領兵作戰。

878年,義軍攻佔羅城。

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前來支援,大敗義軍於荊門,王仙芝帶人突圍,到申州又被曾元裕擊敗,損失了兩萬人。

而後,曾元裕頂替了宋威的位置,聯合眾位將領前來圍剿王仙芝。

878年二月,王仙芝戰死於黃梅。

義軍戰死者無數,餘部投奔黃巢。】

天幕下的王仙芝,此刻被義軍給包圍住了。

王仙芝單手插兜,與眾人對峙。

“我警告你們不要亂來,我的功夫可有三次層樓那麼高。”

人群中不知道是誰扔了一塊板磚,直接將王仙芝給幹趴下了。

眾人一擁而上,對著他就是一番拳打腳踢。

“我讓你功夫高!”

“我讓你反覆投降!”

“我讓你販賣私鹽!”

等到眾人散去,王仙芝狼狽不堪站起身子,卻見眼前出現了一個拿著板磚的少年,一臉壞笑打量著他。

“喲,這不‘天下第二’王仙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