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院裡,柳冬梅等人坐在一起吃飯。

“唉,這鄉下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一天十二個多小時都在幹活。我以前還覺得上學苦,現在想想,真想扇那時的自己兩巴掌。”

周建黨哆哆嗦嗦的用筷子夾著菜,一邊吃一邊感慨。他現在胳膊都快不像是他的了,這都連續幹了幾天活了還是痠疼的厲害。

其他幾人情況也沒好到哪去,最開始分工時,隊裡照顧他們這些新來的知青,給他們分配的活並不難。男知青跟著老知青去荒地上撿石塊,女知青則跟著大娘大嬸們去地裡拔草。

當時他們聽著還覺的這活兒挺容易的,但真的乾的時間久了就不是那回事了。柳冬梅她們因為沒有經驗,這拔不了多少還要重複返工。不僅拖慢了小隊的工作效率,還被大娘嬸子們好一頓嫌棄。

在這些大娘嬸子眼中,拔草這種活已經屬於最簡單的工種了。就是他們家裡的小孩子都做的比柳冬梅她們好。一開始小隊長安排她們帶新知青的時候,她們也認真教過了。

可是當時柳冬梅三人都覺得這活簡單並沒有好好聽,這些大娘嬸子們也都是人精,心裡覺得既然人家不樂意學那就算了,反正分工的土地都是劃分好的,到時候幹不完賺不夠工分也跟她們沒有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不,苦果只能柳冬梅三人自己吃了。旁邊的大娘嬸子們也只當樂子看,並不會再好心的重複教導一遍。最後還是林青玉的大伯母王玉芬路過時看不過眼,這才幫了她們一把。

雖然之後三人還是做得不咋滴,但起碼知道拔草要把草根一起清理掉了。這樣速度雖然慢了點兒,但不用總是返工也是好的。

聽了周建黨的話,坐在一旁的李修文感觸也很深。他自小在部隊裡跟著叔叔伯伯們訓練,本以為以他的身體素質,做個農活應該不難。但真的實際操作後就不是那回事了。

這荒地撿石頭的活之前都是安排給知青院女知青的,他們三個跟著這些女知青一起撿石頭就算了,問題是最後還比不過這些女知青賺的工分。就連李修文第一天出工,拼著一口氣也只拿到了六個工分,其他兩人勉強湊合著給記了四個工分。

柳冬梅她們三人的工分就更不用說了,平均每人兩個工分。這還是林芝芝因為看了她們不少笑話,所以才多加了一點同情分,這才能湊夠兩個工分。

只賺一個工分的這種情況,自林芝芝做了記分員後還真沒遇到過。就連隊裡割豬草的小孩子也每天都能賺兩個工分。

“唉,現在每天感覺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吃飯的時候了,其他時間除了感覺累就是累,這下午開完動員大會,明天就要開始搶收了,我真是受不住了。”

從沒吃過苦的吳美慶說完就抹起了眼淚,她好想回家啊。也不知道家裡什麼時候能讓她回城,這下地的苦她真是吃不了啊。

眼見吳美慶掉眼淚,徐雯麗和柳冬梅也紅了眼睛。她們倆雖然家裡條件比不上吳美慶,但也都是嬌養大的。

一時間幾人都沉默下來,要不是他們是男人,他們也想跟著抹淚。尤其是許夢林,他在男知青裡本就屬於瘦弱型的,要不是顧及著面子早哭了。就是現在情況也沒比哭好多少,那眼淚在眼眶裡要掉不掉的。

等幾人沉默的吃完飯後,李修文為了增加士氣,鼓勵道:“這些苦都是暫時的,我們遲早能回城。秋收後隊裡的活兒就不多了,到時候我們把身體都鍛鍊起來。”

“好。”

“嗯。”

“堅持。”

······

大家回答得稀稀拉拉的,語氣裡都透著一股子底氣不足。要知道,現在這勞作強度他們都受不住,等明天搶收,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