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仁已經被驚醒,把這一切聽得清清楚楚。

他看到發跡司判官回來,就從桌子底下鑽出來,跪拜說了自己的訴求。

判官對他端詳了一陣,拿出一本簿冊,翻看後說道:

“你不會長久困頓的,馬上就會有轉機,一日勝似一日。而且日後還有大富貴。”

何友仁請判官詳細說說,對方不再多說,拿出紅筆,在一張紙上寫到:

“遇日而康,遇月而發,遇雲而衰,遇電而沒。”

何友仁把紙揣在懷裡,叩拜後出了廟門。看看天色已明,摸摸懷裡,紙條不見了。

回家後把自己看到聽到的告訴妻子,讓她耐心等待。

幾天後,郡裡有個叫傅日英的大戶來請何友仁做塾師,每月薪酬五兩。

幾年後,張士誠在高郵起兵,丞相脫脫帶兵討伐。

太師月沙徵集人才,何友仁上書獻計獻策,得到了太師的賞識,推薦給丞相,做了隨軍謀士。

幾經輾轉,從小吏升為內臺御史,後來,又因為叫雲石不花的同僚傾軋,被貶為雷州錄事。

他回憶起判官寫給他的十六個字,日、月、雲都已經應驗,心裡對“電”字非常畏懼,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不敢亂來。

到了雷州二年,某次有公事去總府報表,署名的時候他寫到:

“雷州路錄事何友仁。”

剛寫到雷字下的田字,一陣風把報表吹動,毛筆一抖,一豎出頭右拐,幾乎成了一個電字(看來,田字的筆順古今不同)。

他覺得不祥,非常厭惡,當夜就感染了風疾。何友仁預感到自己餘日無多,處理了家事,把當初判官的話告訴大家,幾天後死去。

:()貝納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