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畫女奇緣(第3/4頁)
章節報錯
,考入了殿試。皇上便在保和殿設宴,要親自考考這些新科進士。
皇上詩興大發,便讓舉子們隨意選景物,當庭作詩。唐頌見清風吹拂,月朗星稀,耳聽得有鳥鳴,便提筆寫道:
“閒雲清風盡,明月野鶴鳴。”眾人唸了都說好,卻有侷促小人故意“咦”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正是那日的考官,他雖未說一言,但卻寓意豐富。唐頌想通其中關節,也是冷汗直下:原來清朝雖然入關已久,但仍是諱言“清”與“明”,他這句詩裡不但清和明都提到了,還有“清風盡”一詞,要是穿鑿附會,甚至可以說他有反清復明之意。他別說求功名了,腦袋不保都有可能。
皇帝果然龍顏大變。正在此時,那個洋人又出現了,他滿臉疑惑地問道:“這詩有哪裡不對嗎?”
有太監向他小聲解釋,沒想到洋人卻大笑起來:“漢語真是博大精深啊。”
皇帝問他什麼意思。洋人這才解釋道:“在我們那,明朝是一個詞,明月又是一個詞,在這裡,原來一個詞可以代表兩種意思。”
他說得很是風趣,但大家很快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明面上是說詞意,暗地裡卻指明朝是明朝,明月是明月,不宜聯想太深。
皇帝也轉怒為喜。洋人又說:“聽聞唐舉子畫也畫得很好。”唐頌當即又作了幅畫,技驚四座。
席散時,唐頌才知道這洋人居然就是鼎鼎大名的郎世寧,於是又對著郎世寧一揖,連聲稱謝。
郎世寧卻答道:“半師之恩,愧不敢當啊。”唐頌納悶,何來半師之恩?
唐頌因禍得福,居然高中狀元。不但衣錦還鄉,還奉了聖諭,整頓泉州一道的吏治。但回鄉之後,他卻得到噩耗,父親被賊人給擄走了。
他立刻就猜想,是李縣令怕自己報復,劫了老爹來要挾。唐頌怒不可遏,連夜與泉州知府聯手,很快就查到了李縣令貪墨的證據,把他送進了大獄。
唐頌逼迫李縣令交代老爹的去向,李縣令卻冷笑著告訴他,想救回老爹,除非放了自己。
唐頌不想因私廢公,正進退兩難之際,有人報信說,要想救回唐老爹,孤身來城西竹林一見。
唐頌孤身赴約,卻見風流影動,正暗自經意,沒想到月色一亮,居然見到一位故人,正是那日的王弼。唐頌滿臉驚喜,忙問:“王大哥,怎麼是你?”
但驚喜還沒完,王弼一拍手,早有屬下帶上一人,唐頌一看,赫然正是父親。
,!
原來王弼回泉州後,便開始打探這位唐小弟的家世地址,適逢他中狀元的訊息傳到了青山縣,便有訊息傳出李縣令欲對唐老爹不利。王弼便將計就計,假扮強人擄走了唐老爹,實則是保護了起來。
唐頌當即便要拜,王弼卻連忙扶他起來,說道:“我不過是報恩,你要謝謝她。”
此時,從樹林中又轉出一個倩影,居然是宋家的小丫環。原來王弼是小丫環的表哥,王弼為人任俠仗義,連帶著表妹也直爽豪放,全然不似一般的女子。
唐頌又想起向時的賭約,說道:“我已經完成了我承諾的,你可信守諾言?”
丫環微微一笑:“唐公子現在已是狀元,直接上門提親都行。”
唐頌徑直走進了宋府,宋員外一改往日的倨傲,顯得畢恭畢敬。但奇怪的是,宋家對他毫無阻攔不說,居然還把他迎進了小姐的香閣。
就算他此刻已是狀元,還有婚約在身,但一個男子大喇喇到女子香閣也是不合禮數的。唐頌想退,丫環卻拿話激他:“狀元爺怕了?”
唐頌哪裡肯認輸,也跟著她踏入香閣。既然進了,唐頌也忍不住好奇四顧,但這一看不得了,他驚訝地發現香閣空空如也,居然不見小姐。
他忙問道:“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