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實,彷彿隨時都會如鏡花水月般破碎消散。

這種深深的不安感始終盤踞在她心頭,讓她坐立難安。

於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華妃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她親自將自己的心腹侍女頌芝送到皇上的龍床之上。

自此之後頌芝便成為了皇上的芝答應。

說來也真是奇怪,那甄嬛竟常常干預國家大事,而令人費解的是,皇上有時竟然還真能聽進去她的一些意見。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天氣變得愈發炎熱起來。

酷熱難耐之下,皇上決定率領後宮一眾嬪妃前往圓明園避暑消夏。

甄嬛在圓明園與四阿哥弘曆頻繁來往,還在皇上跟前幫四阿哥說好話。

圓明園舉辦宴會之時,甄嬛與頌芝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唇槍舌戰。

起因是這樣的:頌芝捧著葡萄盈盈起身,向皇上眉目傳情,柔聲細語讓皇上品嚐她用心挑選的果子,皇上隨手摘了一顆放進嘴裡,只說了兩個字“尚可”。

這時甄嬛一反常態,主動挑起事端,開始針對頌芝。

甄嬛先是挑眉問頌芝:“頌芝妹妹是用心為皇上擇的果子嗎?可皇上並沒有讚不絕口,妹妹可要好好體察皇上的心意啊!”

這讓頌 芝有些慌張,她楚楚可憐地解釋自己雖沒有甄嬛侍奉皇上時日久,但對皇上的事是沒有一分不用心的。

接著待頌芝坐回位置,甄嬛又開口譏諷道:“誰不是一點點揣摩出皇上的心思,難道全憑一腔子對皇上的熱情嗎?”

甄嬛繼續輸出道:“不過妹妹可得加把勁,現在是七月,等八月初聖駕回鑾可就是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選了,到時候新人輩出,妹妹往哪裡去呢?”

頌芝畢竟不如甄嬛口齒伶俐、心思敏捷,在這場唇槍舌戰中敗下陣來,眼眶溼潤,嘴唇因為氣憤而抖動。

這場唇槍舌戰其實是甄嬛和皇帝合演的“雙簧”中的一部分。

皇帝要向敦親王和年羹堯動手了,擔心甄嬛受到牽連,便故意讓甄嬛在御前失言,與頌芝起衝突,然後藉機將甄嬛貶往蓬萊洲,讓她遠離是非之地。

此事過後,皇后越琢磨越覺得其中透著古怪,總感覺哪裡不太對勁。

:()我在甄嬛傳裡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