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山由三座山峰組成。

三清觀坐落於第一山峰,乃是平天山上除了那位於山巔的掌教道觀之外,難得清幽之所。

其規模稱不上宏大,住所卻極為隱秘難覓。

若非先前被林去憂奪走籤壺,做不了香客生意的胖道士匆匆趕來,林去憂兩人恐怕真會在這仙霧縹緲的琉璃勝境中失了路徑。

胖道士堪稱舌綻蓮花之輩,嘴上功夫著實了得,打從他追上二人後,平天山往昔百年的風雲變幻、山間隱秘幽微的小池勝景,諸般大小事宜、虛實情狀,皆從他那伶牙俐齒之中娓娓道出。

只是他雖口若懸河,如葡萄籽般的眼眸卻始終緊緊盯著林去憂手中的籤壺。

林去憂早已洞悉他心中所慮之事,不禁冷笑一聲道:“胖乙,你且寬心,這解籤壺是小爺強奪來的,與你沒關係。”

胖道士的本名林去憂未曾聽聞他人提及,只知道他號胖乙道人。

季莫寒跟在二人身後,美眸打量胖道士背影,暗自思忖這名號倒是與他的形象頗為契合。

“就憑太子殿下這番掏心窩子話,小道縱然是被師傅罰上面壁半個月,也定不能讓太子在師傅面前損了臉面!”

胖乙道人言辭激昂,神色間滿是慷慨之意。

林去憂回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問道:“可是當真?”

望著天寧太子那俊美堪比美人面龐,胖乙道人止住腳步,心中略作躊躇,臉上堆起一抹心虛的笑意,道:“自然是真……當真無疑……”

季莫寒見狀,不禁鄙夷翻了個白眼。

越過山腰之後,山路愈發狹窄,宛如羊腸小道直通天際,一眼望去,不見盡頭。

林去憂在前頭引領路徑,胖乙道人於中間適時指引,三人緩緩朝著三清道觀方向行進,沿途經過六宮十二觀,不時有大大小小的平天道人駐足,畢恭畢敬向胖乙道人行禮,喚上一聲小師叔。

胖乙道人皆從容應對,遇著相熟的還會停下寒暄幾句。

在旁休息等候的季莫寒心中好奇,朝林去憂問道:“這胖道士瞧著浮誇不靠譜,沒曾想在這山上輩分竟如此之高。”

尋了塊乾淨石塊坐下的林去憂,笑著解惑道:“三清道人修道三十餘載,在山中除了掌教和那位常年在第二峰的雲姓小祖,便數他輩分居高。”

“三清道人僅收三名徒弟,其中大徒弟自恃已悟透天道玄機,毅然下山前去挑戰北州數百教派。”

“怎料江湖之路尚未行至半途,便被青山劍宗那位號稱百年難遇的李姓劍道奇才斬落頭顱,屍首至今仍下落不明,如今便剩下這一胖一瘦兩名道人。”

季莫寒心中瞭然,暗自思忖那胖徒弟便是眼前這略顯猥瑣的胖子了。

林去憂稍作歇息後起身,目光投向仍在道觀前與小道士高談闊論的胖乙道人,皺眉高聲道:“胖乙,還不走?”

胖乙道人哦了一聲,與其他道觀小道簡單作別,屁顛屁顛跟上兩人。

三清道觀正如其名,清淨異常,論起規模,也僅是一座尋常道觀。

林去憂等人抵達三清道觀之時,已是夕陽西垂。

斜陽傾灑在三清道觀門前,將古樸牌匾上“三清道觀”四個大字照得金燦燦的,煞是好看。

道觀門前左側,有一消瘦道人僅以一指撐地,倒立在大門側邊,指尖之下,一灘因汗水流淌而積聚的水漬清晰可見,足見其倒立之久。

那有著一雙明亮眼眸的消瘦道人面上未顯絲毫意外之色,不知是如世間傳聞那般面癱,抑或是早已知曉三人會來此。

林去憂將解籤壺隨手扔在地上,癱坐在地,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瞧著不比消瘦道人輕鬆多少。

已然踏入武道的季莫寒倒是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