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遠洋艦隊,已經在兩個月前出了海,當然,船上帶著上千萬從倭島運來的白銀。

嚴格遵守白銀擴張計劃,用武力敲門,然後用白銀擊潰對方的民生經濟,掌握對方的經濟命脈。

同時,這遠洋艦隊中還有著數十位宗室,他們承擔著‘第一批大明外交大使’的光榮職責。

第三件,對倭島的小日子動兵,這件事對於成化朝來說,問題並不大,在花費半年多時間之後,跨洋遠征軍橫掃倭島,已經將小日子給徹底拿了下來,並且已經接連運了好幾批銀子回大明本土。

而在拿下小日子之後,朱見深設立了琉球布政使司。

島上的倭奴,倭女跟隨運銀船,分批被運回國內,長相上乘者充入教坊,中等者發放於全國十三道的官辦酒樓,再次者,一律送去織布採桑。

至於倭奴中的倭男,一部分則是先留在群島挖礦,另一部分則是運回國內,參與皇陵等大型工程建設,最後剩下的那些,等國內需要建設的時候,再運回國內。

“我在投放白銀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不管白銀總行往民間投入多少銀子,整個民間百姓就像是一隻永遠喂不飽的饕鬄,永遠沒有止盡,無休止的吞銀。”

成化帝朱見深剛說完。

一旁的武宗朱厚照連忙是點頭。

“啊對對對!”

“我也是這樣覺得。”

“一個月前我就發現不對勁,所以連忙叫停了皇家白銀總行對民間白銀的投入,並且讓白銀總行做了一個統計。”

‘統計?’

武宗朱厚照話音一落,眾天子儲君都是神色一凝,目光盡數落在武宗朱厚照的身上,他們顯然沒有想到去做統計這一點。

“站起來說。”

季伯鷹看了眼武宗朱厚照,示意他可以站起來回答問題。

“好勒!”

武宗朱厚照連忙是起身,掃了眼其他人之後,接著深吸一口氣。

“發現問題之後,我讓白銀總行加急做了一個民間白銀的消費統計,統計顯示一段時間內投入民間的白銀,最後只有不足四成流通。”

“這意味著,其他六成白銀,全部都是被百姓儲藏了起來。”

四成。

這個流通消費比例,實在是太低了。

季伯鷹眉頭緊皺,越是靠後的時空,越是民生不景氣的朝代,越是戰事不斷地年月,對白銀的儲藏就越發嚴重。

比如崇禎時空,倘若有大量白銀湧入,恐怕百姓將會瘋搶囤銀,最終流通在市場上的銀子,怕是一成比例都達不到。

“兄長,百姓若是不用銀子,那投入白銀又有何用?”

“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夠讓百姓用出手中的白銀?”

老朱沉了沉氣,凝聲問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

“嗯。”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又掃了眼座位上的這幫天子儲君。

“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國家實際上就是一臺機器。”

“不論是先秦刀幣,秦漢銅錢,還是隋唐通寶,宋明銀金,貨幣的本質價值,都是作為國家這臺機器運轉起來的動力。”

“輸入貨幣,國家運轉。”

“而如果一味輸入,機器沒有任何產出,沒有形成良性迴圈,那國家這臺機器,最終將超負荷運載,徹底報廢。”

接著。

季伯鷹繼續看向武宗朱厚照。

這小子的經濟頭腦,顯然比其他人要強上一些,轉的更快一些,難怪能掌握五門外語。

“你來告訴我,民間百姓最在意的是什麼。”

武宗朱厚照一愣,撐著下巴,稍微思索片刻,隨即開口道。

“有地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