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朱祐樘:太祖他老人家,最重血脈親情了!(5.2k求追訂!)(第3/5頁)
章節報錯
能!”
“我已經拿下了河套,並在河套留下了足以震懾蒙古的兵力!”
成化帝朱見深一愣之後,連聲說道。
“弘治撤走了。”
“邊軍廢弛了。”
“所以,河套丟了。”
季伯鷹平靜的望了眼朱見深。
“弘治五年,朱祐樘採取葉淇的提議,廢除開中法,改為納銀開中。”
“自此,邊備廢弛。”
所謂開中法,就是鹽商將糧食運到邊關,然後再從邊關回到戶部領取鹽引,這才可以售賣鹽物,如此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邊軍的糧食供給。
而納銀開中,則是直接斷了邊關送糧這一條,鹽商直接把銀子交給戶部,然後由戶部發放鹽引。
這樣的做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充盈國庫。
當然,也方便了有權的官老爺們從中撈銀子。
從歷史的驗證來說,廢除開中法是一個極為短視的方案。
納銀開中為明朝短期帶來了百萬兩盈餘,但使得原本處於良性迴圈的內地——邊鎮經濟迴圈體系遭到嚴重破壞,使邊鎮失去造血功能,並進而造成軍費暴漲,成為明朝財政上的極大負擔。
史載,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財政就被不斷攀升的邊鎮軍費所迅速吞沒,而依靠國家持續投入軍費維持的邊鎮,也成了明朝衰落的根源之一。
朱祐樘當年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不得而知,他為什麼要批准這個提案,也不得而知。
反正能夠查到,並且確切的一點。
那就是提出廢開中法的葉淇,這貨家族世代都是大鹽商,納銀開中之後,葉家的財富至少暴漲了十倍有餘。
“另外,自弘治朝始,開始由文臣主政五軍都督府,不論是武官任命亦或是衛所土地和軍戶戶籍之權,一併都交給了文臣管理。”
“亦是從此處起,全國衛所土地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至於這些土地消失去了哪裡,又落到了誰的手上,伱們自己想。”
季伯鷹的聲音很平靜,阿標卻是很激動!
“仙師一再曾言要提高軍人地位,要讓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平衡,經歷土木堡之變後的五軍都督府本就衰微,現在又讓文臣主政五軍都督府,如此一來…!”
“武將在我大明,將再無地位可言!”
老朱和老朱棣、朱老四,都是眼神越來越冷。
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太平之世時,的確很有必要削弱武將手中之權,但絕對不是直接搞到死。
如若國家突起戰事,沒有主軍之將,誰來扛帥旗?!
緊接著。
周遭景象,幻境又是一變,還不等老朱等人看清楚這方景緻如何。
季伯鷹的聲音落入他們耳中。
“哈密,也丟了。”
接著,景象又是一變。
“建州女真,於弘治年間重新恢復了元氣,再起禍亂。”
當週遭一切景物都重新回到醉仙樓主堂之時。
坐在座位上的朱見深,此時整個人都是懵逼的,眼神呆滯,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
朱見深:麻了,徹底麻了,敢情老子這些年都他孃的白乾了!
旁邊的朱厚照見狀,很是貼心的挪了挪椅子,靠近安慰著。
“皇祖父,不要悲傷,不要難過。”
“有孫兒在,河套會有的,哈密也會有的。”
“至於建州女真,我會承繼您的遺志,將這幫辮子屠個一乾二淨。”
朱見深下意識看向朱厚照:承繼遺志?兄弟,我這不還活的好好的嗎?
“俺爹其實也想富國強民,就是太相信那幫文臣了。”
朱厚照在朱見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