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這才壓了壓心中火氣,不過心中依舊憤怒就算不是割地,敗給這等小國,亦是丟盡了顏面。

朱老四、老朱棣等一眾天子,亦是不禁皺起了眉頭。

“第二徵,寧夏叛亂。”

“萬曆二十年,寧夏衛都指揮使哱拜判邊,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歷經五月,李如松攻破寧夏城後又圍哱拜家,哱拜全家自盡,叛亂就此平定。”

聽到這,老朱心裡這才稍微舒服了些,此時的大明還能有如此迅速的平叛之力,說明軍備倒還不錯。

這一點老朱並未想錯,習慣了擺爛的萬曆,除卻最後那幾年之外,在軍事上從不擺爛,三大徵之所以能夠大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軍餉都是足額髮放。

當然,這個發放大部分都是從內庫支出,想貪他朱翊鈞發的軍餉,門都沒有。

“第三徵,朝鮮之戰。”

“萬曆二十年起,結束了倭國內亂,統一了倭國諸島的豐臣秀吉,前後兩次發兵近三十萬大軍,分九路攻佔朝鮮,大明以宗主國身份出兵援朝,最終以傷亡五萬,殺傷倭軍十萬的代價取得大勝,維繫了大明在東亞的國威,重新整合了東亞各國政治軍事力量。”

“好!”

老朱臉上剛剛洋溢起喜色,這抬起的手,還沒來得及拍在太師椅的扶手上。

朱載坖的一個‘好’字,已經是大聲喊了出來。

此刻這貨看起來比誰都要激動。

像極了那種自個幹啥啥不不行,去學校給學霸兒子開家長會的家長,臉上寫滿了‘一切都是我教育的好’。

季伯鷹瞥了眼激動的朱載坖,他其實還有句話沒說完。

‘朝鮮之戰雖取得大勝,但遼鎮精銳在朝鮮戰場上遭到了很大損傷,短期內失去了對努爾哈赤的遏制之力。’

“第四徵,播州之亂。”

“播州土司楊應龍發動叛亂,萬曆以李化龍為統帥,總督四川、湖廣、貴州三省軍務,圍剿楊應龍,最終楊應龍兵敗身死,叛亂平息。”

說到這裡。

季伯鷹並未繼續說,而是停了下來,在中心太師椅坐下。

惜玉很是適時的呈上一杯清茶。

接過茶,輕飲入口。

當下課堂氛圍,隨著明朝取勝的三大徵都全部說完了,顯然很是輕鬆。

以至於眾人都以為,這明緬之爭,必然是意外。

“看來這個朱翊鈞,不錯,有我朱家子孫的風範。”

老朱呵呵一笑,開口稱讚。

“這都是父皇的功勞,若無父皇骨血,我朱家皇族豈能有這等子孫。”

老朱棣笑著,雖然年齡上老朱棣比老朱大個十來歲,但是一點也不妨礙拍馬屁。

“想來這朱翊鈞能勝這三場,全然是因為得父皇蔭庇。”

在拍老爹馬屁的這件事上,建文朱老四也是不甘落後。

“啊,對對對。”

小朱四連忙跟上。

“看來,這朱翊鈞才是我大明戰神吶!”

不知誰來上這麼一句,坐在位置上的黑化朱祁鎮,不由皺起了眉頭,掃了眼人群中發聲的朱見深,朱見深頓感後背一涼。

黑化朱祁鎮的輝煌戰績,他自然是在課間休息時聽說了,全身骨折還是能手持大砍刀追著人瘋砍。

至於其他人,都是看著祖宗們的拍馬,不敢參與。

嘉靖神仙倒是給了隆慶朱載坖一個,勉強算是誇讚的眼神,大意是說:你小子,射擊練得不錯。

朱載坖嘿嘿一笑,回了他爹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大意是:爹,伱槍法也很好啊,不然怎麼能生出我這個神槍手呢?

唯有阿標,一邊記著筆記,一邊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