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伯鷹偏頭看向小朱四,第一次見到這小朱四的時候,這小子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現在已經是個奔三的壯年漢子了。

“請仙師賜言。”

小朱四面色凝重,不敢有分毫怠意。

“你現在既為大明首朝之王首,自當急流勇退,樹立先賢之名。”

在老朱的二兒子三兒子都廢了之後,小朱四就是洪武諸王之首,這一點沒有錯。

話音落。

老朱、阿標,包括小朱四本人,都是明白仙師這話指的是什麼意思。

現在的洪武大明之中,小朱四這位諸王之首,手中掌握著海外大權,可以說大明海外之事,小朱四皆可一人決之。

而隨著大明的大航海計劃的不斷推進,海外之權甚至將會重於內地,小朱四自然是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對帝位產生想法。

可。

往後繼任藩王,那可不一定。

畢竟手握大權,難免滋生異心。

而只要有任何一任動了歪心思,對於大明王朝而言,便必定是一場生靈塗炭,最次也得分崩。

為了預防這等事情發生,最好的法子,就是在小朱四這裡杜絕根源。

“仙師,朱棣明白。”

“此番之後,我便留在京師,不再署理海外諸事。”

當下大明之大航海計劃,已經是徹底走上了正軌,海外諸國都已經習慣了被大明的白銀計劃無形剝削,實際上有沒有小朱四在海外鎮守,區別已經不是很大了。

“四弟!”

阿標眉頭一皺,臉色不忍。

作為自家兄弟,他自然瞭解自己四弟的性情。

若是小朱四從此以後就留在大明本土,那從現在大明的情況來看,必然往後只能是做個逍遙散王,無悲無喜的渡過餘生。

這對於一個尋常人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的結局,榮華富貴,享樂一生,豈不是美哉。

可是對於素有大志的燕王朱棣來說,這種平淡生活,無異於是折磨。

老朱深吸一口氣,重重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老四,委屈你了。”

作為大明開國皇帝,老朱的思考角度,第一時間必須站在大明的角度來考慮,從天子的角度來看,讓已經功成名就的小朱四從海外退回,改掉藩王掌領海外大權的慣例,以便後世之君更好的治理海外。

“父皇言重了,我是朱家子孫,為了我們朱家的大明江山永固,何來委屈之說。”

小朱四倒是坦然,看的很透徹,咧嘴一笑。

但是同樣也看的出來,小朱四的眼神之中有著落寞,他現在正值當打之年,讓他現在就退隱做個閒散藩王,屬實是心裡怎麼都過意不去。

“朱棣,你會錯意了。”

季伯鷹瞥了眼身邊的小朱四,隨即笑了笑,繼續道。

“海外諸事,權分多種,為了杜絕後世海外坐大自立之患,你當為表率,將海外兵權交出,除此外,其他一切照舊。”

“以你親王之身,作為大明天子的海外全權代表,行署理萬邦之權。”

說白了。

就是把海外兵權交至朝廷,繼續保留外交之權。

而這。

亦是為數百年後大明政體改製為君主立憲而做下鋪墊。

小朱四聞言,臉上的那一絲落寞頃刻間散去。

他並非是留戀兵權,而是更喜歡那種在海外的馳騁萬邦之意,這些年的大海生涯,他早已經是習慣了海上的日子,如果讓他長居本土,還真是不習慣。

“朱棣謹遵仙師之命。”

小朱四連忙行禮。

而這時。

聚集在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