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小日子簡直與喝涼水無異。

季伯鷹並不知兵,連他都知道這一點,而深知自己麾下這些將領本事,打了一輩子仗的朱元璋不可能不清楚。

老朱頓了頓,嘆了口氣。

“伱是擔心以武將掛帥遠征,再建不世之功,功高震主,難以掌控。”

季伯鷹輕口一語,直接說中了老朱心中所想。

遠征日本,一旦成功,得到的白銀足以讓大明在短期內迅速強盛,而掛帥之人的功勞勢必會冠絕大明,如徐達、李文忠等人已經是一等公爵,封無可封了。

“你本想以親王掛帥為虛,名將為副則實,以此將這蓋世之功摁在親王身上,可是你又想到後世靖難,親王掌兵、尾大不掉。”

老朱深吸一口氣。

“咱心中所想,都被兄長猜中了。”

“除此外,從昨晚回去之後,咱就還在想另一件事,咱原本想以諸王取代武將掌握兵權,分封諸王、戍邊大明,可是在去過建文之後,咱覺得這個法子反而會亂了大明國本,咱昨晚輾轉了一夜,實在是想不到什麼好法子來解決。”

說著,老朱站了起來,朝著季伯鷹就是躬身一拜。

“請兄長教咱!”

季伯鷹抬眸看了眼老朱。

真實接觸過之後,他感覺這位大明太祖與史載中不大一樣,史書中的老朱在開國登基之後,那基本上就是從不反思,完全固我、一意孤行,根本不聽勸的,除了馬皇后和朱標之外,誰勸砍誰。

或許是因為現在的老朱還在壯年,也沒有喪子喪妻喪孫,精神還算正常,所以發現問題之後,反思的很及時。

經過昨晚親身見證靖難之後,老朱已經意識到以諸王掌兵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坐下吧,一件一件來。”

季伯鷹放下手中茶杯。

就延長國祚這件事來說,洪武朝絕對是最容易達到的,萬事萬物都在頭,只要把頭開好了,後世子孫只要不是清一色的昏君,守好江山的難度會銳減不少。

“第一件,遠征日本,由何人統兵。”

“我的建議是。”

季伯鷹平靜望著老朱。

“天子掛帥,御駕親征。”

老朱則是臉色陡然一變…

“那個兄長,真,真不是咱怕死。”

“咱暈船啊…!”

季伯鷹瞥了眼老朱,你特麼逗我呢?

當年在鄱陽湖幹陳友諒的時候,船板上就屬你小子蹦躂的最歡,那會你怎麼不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