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標亦是起身快步來到了老朱的身側。

小朱四、朱老四、老朱棣,各個時空的天子儲君,都是驚愕的環視了一圈四周,接著將目光最後凝聚在中心之地,也就是原先講臺仙師所在的位置。

在他們的眼中,有著一身材魁梧男子映入眼中,立身於這片洶湧火焰的中心,男子身著白色帝袍帝冕,玉器環身,蓄著濃厚卻極為整齊的絡腮鬍須,盡顯王霸之氣。

火焰呼嘯,如兇獸一般,從四面八方朝著男子不斷靠近,勢要將其一口吞沒。

而這個魁梧男人,絲毫不在意周遭火焰靠近,手中握著那柄象徵著王權的權杖,一雙威壓天下的深邃雙眸,平靜凝望著遠方。

他凝望著他的國,凝望著他的都城,凝望著屬於他的王朝。

“商王帝辛。”

季伯鷹看著這位魁梧男子,這位被後世人劃上‘暴君’‘昏君’‘最後一位人皇’‘雄主’等褒貶不一的男人。

商王朝的最後一代王,帝辛殷受。

史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史載:帝紂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史書中對帝辛描繪的形象,與此刻投影倒是極為相符,絕對妥妥的高權帥,與早年在春晚上扭腰的那位,外形上頗為相似。

老朱等人,都是凝視著這位上古帝王。

至於他們對帝辛的看法,自然和後世想的不同,他們作為帝王,接收到的都是最值得真切的史料,更多的是借鑑帝辛在位時的施政。

當然,為了借住紂王名聲來給百姓灌輸某種理念,自然也會層層加罪,帝辛身上的諸多罪名,基本都是後世一代一代疊上去的。

殷受繼位之後,一心圖變,想要打破商王朝下行的氣運,重造輝煌大商,想要打破以往舊貴族對權力的壟斷,不拘一格的從底層選拔人才。

但受時代所限,遭受了極重反噬。

而在周伐商時,列出的帝辛的六條罪狀,這六條罪狀的史料從真偽度來看,大概是不會有問題的,因為這是勝利者寫的,勝利者往往只會往黑了寫,絕不會給你翻白。

一,酗酒荒淫;

二,不用貴戚舊臣;

三,登用小人(非奸詐之人,而是身份低微之人);

四,聽信婦言;

五,不信天命;

六,不重祭天。

關於帝辛,也就是後世熟悉的紂王。

人云亦云,各有看法。

偉大的人就曾說過: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統一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先聖孔子也曾出言為帝辛正名。

子曰: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當然,後世有人說孔子是帝辛的後人,所以要昧著良心給祖宗正名,這個事情究竟真實與否,也就不去辯了。

在這裡,只大概提一提周滅商後,對帝辛定的這六條罪的第一條和最後兩條。

酗酒荒淫:史書上清清楚楚的寫著,帝辛只有三個兒子,西伯侯姬昌號稱百子,有明確記載的就有十七個。

不信天命不重祭天:商之祭祀,祭的是自家祖宗和自家神祇,從周開始的祭祀才是祭天,帝辛祭祖宗不拜天。

另外提一嘴,商朝婦女地位不低,甚至史書上明確記載了商朝有女人為統帥的事例。

而自周之後,女子地位,一落千丈,開始淪為男人的附屬物。

不過對於此刻的大明天子儲君們來說。

他們只是心中疑惑,商之亡,究竟與小冰河期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