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出關時王陽明給他們的安排,接下來就是掏辮子們的缸了。

然而,兩人剛走幾步,卻是發現李自成愣愣的站在原地,臉色略微有點難看,硬是一步都不動。

“大王怎麼了?為何不走?”

牛金星和宋獻策都是回頭看著站著不動的李自成,當下明軍已經出關了,軍情十萬火急,得抓緊時間搞事了。

“麻,麻了…!”

李自成攥著手,咬著牙。

……………………

關寧前線。

遼東,寧遠城。

以這座寧遠城為中心,清軍十數萬八旗軍擺開著精心佈置的軍陣,這一座互為犄角的軍陣,俯瞰望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口袋,等待著明軍的掉入。

只要清軍穩住寧遠一線,牟足勁把這個編好的口袋維持著,別說是明軍,就算是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將來攻,也得被拖死在這寧遠城,沒有個一年半載的,休想跑路。

就算跑了,也得是半死不活。

而於此時,在這寧遠城中的府衙之中。

全權負責前線戰事的多爾袞帥案上,此時擺放著兩封信。

一封是小情人差暗使秘密給他送來的纏綿情書,信中讓他務必注意身體,等他凱旋歸來再麼麼噠、鼓鼓掌之類。

而另一封,則是由皇太極給他的親筆信,這封信並非是以皇帝名義所寫,而是以兄長名義寫給多爾袞的,其中前面大段都是一大通拉家常的話,唯有後面幾十個字是說正事,實際上總結起來,就是告訴多爾袞一件事。

當下運往寧遠的這些軍糧,是國內僅存的餘糧,全部都供應在了前線,如果前線兩個月之內不能解決戰事,那舉國上下都只能去排著隊啃樹皮草根、吃觀音土。

接下來該怎麼做,你多爾袞要心裡有數。

顯然。

這一封來自於皇太極的家書,實際上是催戰之書。

其實以皇太極往年的表現和戰略水平來看,他是不大可能對多爾袞下這種催戰書的,但現在也著實是被逼的沒有辦法。

畢竟,地主家就那麼點餘糧了。

“十四哥,既然皇上讓我們主動出擊,那我們打就是了,我八旗子弟,有何所懼。”

“而且我得斥候來報,明軍兵出山海關之後,竟然兵分三路來攻,遼東是我們的地盤,他們這三路大軍根本做不到互相策應。”

“我們完全可以效仿父親當年,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各個殲滅!”

說話之人,是愛新覺羅·多驛。

這位多驛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也就是多爾袞的弟弟,這貨和多爾袞之間的關係極其之好,在原本的歷史中,多爾袞率軍入關之後,多驛屢次勸多爾袞直接稱帝,而後更是由多驛統兵南下,一路撿戰功。

聽著老十五的話,多爾袞眉頭緊皺著。

“老十五,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現在主動出擊,一旦盛京方面有失,該當如何?”

多爾袞眉頭皺起。

當下整個遼東都在自己手中,不論是以口袋陣在這寧遠城守株待兔,還是效仿老爹分路全殲,多爾袞都能接受,也有絕對的信心。

但唯一有個問題是多爾袞所擔心的,那就是一旦自己主動出擊之後,後方盛京城有失,根本就無法回援。

“十四哥,我覺得你這純粹就是多慮了。”

“且不說明軍根本就不可能突破我遼東防線,就算他僥倖突破了,盛京城外有著正白旗和鑲白旗以及漢旗三大旗構築京師防線,豈是那般容易攻下。”

多驛擺了擺手,顯然是覺得多爾袞多慮了,又是繼續說道。

“再說了十四哥,要你我主動出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