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結束後,朱允林立即召集了心腹大臣,在御書房召開緊急會議。

"諸位,"朱允林指著全息投影上的組織結構圖,"這次事件暴露了我們體制中的諸多弊端。朕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革。"

他點選投影,畫面切換:"第一,成立獨立的反腐敗機構,直接對朕負責。這個機構將擁有獨立的調查權和逮捕權,不受其他部門制約。"

"第二,改革官員選拔制度。除了傳統的科舉考試,我們還將引入績效考核和民意測評。官員的升遷不僅要看政績,還要看百姓的評價。"

"第三,加強媒體監督。朕決定放寬新聞管制,允許媒體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報道。當然,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避免造成社會動盪。"

大臣們認真記錄著,不時點頭。經過這次事件,他們都意識到了改革的必要性。

"陛下,"新任戶部尚書張居正開口問道,"關於財政透明化的問題"

"這正是朕要說的第四點。"朱允林切換投影,"我們將建立全面的財政公開制度。每一筆財政支出都要在網上公示,接受全民監督。同時,我們要加強審計力度,防止資金被挪用。"

會議持續了整整四個小時。結束時,朱允林又補充道:"這些改革措施,朕準備先在京城試點,待成熟後再向全國推廣。諸位有什麼建議,隨時可以提出來。"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大明朝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反腐敗機構的成立。這個被命名為"廉政公署"的機構,由太子朱文奎親自掛帥。他帶領一批年輕官員,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腐行動。短短三個月,就查處了數百名貪官汙吏,追回贓款數千億。

其次是官員選拔制度的改革。科舉考試依然保留,但增加了實務考核環節。考生不僅要會寫八股文,還要解決實際政務問題。同時,各地開始試行民意測評,百姓可以透過手機app給地方官員打分。

媒體監督方面,朱允林批准成立了多家民間媒體。這些媒體大膽揭露官場醜聞,推動了多項改革措施的落實。當然,也有個別媒體為了博眼球而誇大事實,但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很快就回到了正軌。

財政透明化改革最為艱難。一些既得利益者極力阻撓,甚至暗中破壞。但在朱允林的堅持下,這項改革還是穩步推進。到年底時,已經有70的財政支出實現了網上公示。

改革的效果很快顯現出來。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大幅提升,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到第二年春天,大明的gdp增速已經回升到75。

然而,改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一天深夜,朱允林正在批閱奏章,突然接到龍一的緊急報告。

"陛下,我們剛剛截獲一份情報。"龍一神色凝重,"一些既得利益者正在策劃一場大規模的反改革運動。他們準備煽動民眾,製造社會動盪。"

朱允林眉頭緊皺:"具體什麼情況?"

"他們計劃在三天後的'清明祭祖大典'上發難。"龍一解釋道,"準備利用民眾對傳統文化的情感,攻擊我們的改革措施是'背棄祖制'。"

朱允林沉思片刻,突然笑了:"來得正好。朕正愁沒有機會展示改革的成果呢。"

他立即召集太子和幾位心腹大臣,制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三天後,清明祭祖大典如期舉行。當反對派準備發難時,朱允林卻先發制人。

"諸位愛卿,各位百姓,"朱允林站在祭壇上,聲音透過擴音系統傳遍全場,"今天,朕要宣佈一個重大決定。"

他點選手中的平板電腦,全息投影立刻在空中展開。畫面中,是全國各地改革前後的對比圖。

"看,這是我們改革前後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