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點,朱允林在連隊基地休整後,於八點二十分,乘直升機返京。

九點五十許,朱允林抵達長安。

回到皇宮後,朱允林拖著疲憊的身軀,緩緩靠在龍椅上。

養心殿內,幾位內閣大臣,早已等待多時。

朱允林看了眾人一眼,說道:

“今天的事,都聽說了吧”

宰相齊泰率先站出來拱手道,“皇上,此次衛星成功發射,實屬是我大明邁入世界強國之列的訊號啊”

“臣已經聽說了,米國,毛國等媒體,已經把我大明與高盧一起比較了!”

“要知道,高盧可是國聯五常之一,世界公認的大國,現在我大明能與高盧一比高下,這意味著大明已經取得了世界的認可,成功走向大國之列!”

副宰相黃忠義點頭附和,“齊相說得不錯”

“此舉不僅一舉奠定我大明的國際地位,也讓我們整個國家的凝聚力空前提高,國民的自豪感,成就感,達到了頂峰啊”

六部尚書皆是一笑,紛紛向朱允林表示祝賀。

朱允林點了點頭,“齊愛卿所言不虛,黃愛卿也不無道理”

“不過,現在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得要繼續發展經濟,發展工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更多的科技研究,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眾臣聞言,連忙躬身應道:

“臣等謹遵聖諭!”

“嗯……”,朱允林點點頭,繼續道:

“諸位,連夜召你們入宮,朕是想,就機構改革的事情,與你們商量商量”

“機構改革?”,眾人面面相覷……

宰相齊泰沉疑了一會兒,小心問道:

“皇上,您所說的機構改革,是地方……還是中央呢?”

朱允林看了齊泰一眼,緩緩道,“都要改!”

“啊?”,眾人皆是一驚。

這機構改革可是大事,要想改革的話,肯定是要經過漫長的實踐研究的,現在皇帝突然說要改,這如何讓他們不震驚。

三省六部制已經沿襲六百多年,乃是大明開國聖祖定下的國法,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紀面對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大明都沒有動搖國本,進行機構改革,現在和平時代,居然要進行改革,還這麼突然……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朱允林便開口道:

“現在朝廷裡的機構,大多臃腫重疊”

“就拿禮部來說,既管外交,又管教育,還管禮儀祭祀,部門專業化不精細,工作太過寬泛,必須進行差異化剔除”

“還有工部,集民航,鐵路,航天,運輸,交通,車輛管理,建築建造於一身,各部門聯絡較少,缺乏獨立性”

禮部尚書宋元江和工部尚書鄧雲慶聞言,連忙把身子壓低,大氣不敢喘一聲

副宰相黃忠義聽後,率先站了出來。

“啟稟皇上,臣贊同!”

“部門細分化,乃是世界之潮流,亦是我大明強盛發展的必然之路,皇上此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實屬造福大明之壯舉!”

朱允林抬起頭,笑著看向黃忠義。

“黃愛卿,你的覺悟,朕很欣賞”

齊泰見狀,也連忙高聲附和。

“皇上,臣也贊同!”

“六部所轄工作之大,所管範圍之廣,乃是大明機構發展的一大弊病”

“起初,臣還曾為此事擔心,現在皇上親自出謀劃策,臣定當全力貫徹皇上的所有指示!”

六部尚書見狀,也連忙跟著附和,表示皇上此舉利國利民,進行機構改革,乃是大明之幸。

見眾人都沒意見,朱允林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