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章 又悟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山頂老人驚訝的睜大眼睛,說道:“那頭懶龍桀驁不馴,誰都不服,你要撈他”。易子卿道:“他的功法很特別,對於我有很大裨益,再者,他打不過我”。山頂老人道:“好,老頭子答應你”。隨後,取出玉蝶,一伸手破開空間走了進去,不一會兒,帶著化為人形龍走了回來。巨龍看到易子卿道:“小兄弟,果然說到做到呀”。易子卿道:“前輩”。巨龍道:“什麼前輩,叫大哥,我叫,哎,這麼久,我將原來的名字都忘記了”。易子卿想了想道:“既然認你做大哥,那我就為你取個名叫燭龍吧”。巨龍道:“燭龍挺好,名字就是一個代號罷了”。看著正在修煉的幾人,燭龍道:“咦,這隻小龍沒見過”。看了沒有吱聲的山頂老人和易子卿道:“我知道,我知道,不該問的事不要問”。山頂老人看著箐箐道:“這個小姑娘將來前途不可限量,這兩隻小獸我也看不出深淺”。
晚上,易子卿自從知道大陸的事情,第一次失眠,睡不著深夜起身,易子卿走到院外,在山頂找了一個平整的石頭上做了下來,易子卿打坐修煉起來,不知過了多久,山頂之上,黎明前的黑暗被溫暖的微光吞噬,天空的雲彩被染成粉紅色,慢慢的霞光萬道。易子卿置身於天地之間,感受著這份寧靜與和諧。易子卿有了一絲感悟,陽如日出,陰似日落,陽盡而陰始,陰極而陽動,日出為陽始,日出為陰極。易子卿一整天都坐在石頭上,山頂老人,燭龍看到易子卿在修煉,也沒有去打攪。天漸漸黑了下來。整座的山頂被黑暗所籠罩。日落為陽盡,日落為陰始。陰陽更替陽代表著光明,陰代表著黑暗。日出時,象徵著陽氣開始上升,代表著活力的增加,日落時,代表著陰氣上升,代表著靜息。易子卿猶如一尊石頭似的坐在那兒整整十五天。最終領悟出日出日落皆為天道,代表著自然界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兩面。寓意著生命中起伏跌宕的歷程。就像自己的這一世在順境一直保持著謙遜與進取,在逆境中保持著堅韌與希望。自己要找尋一條屬於不同於這片大陸而屬於自己的道。《道德經》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是一切存在的事物,他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以不同的形態存在我們面前,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暗合而來的,暗合的力量重新組合,轉變成其他形態,生生不息,迴圈往復。自己已經領悟了五行之道,深諳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進而明白了天,地,人的關係,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在於“成萬物”。所以《易經》又說“立天道曰陰陽,立地道曰柔剛,立人道曰仁義”。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相互對應,相互依存,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可是“三生萬物”三不是隻有天地人,而是指陽氣,陰氣,以及陰陽互動的和氣。日出日落為陰陽,寒來暑往是陰陽,陰陽太博大,深奧,要想領悟還是很漫長。想到這兒,易子卿感覺到自己體內的上,中,下三個丹田發生了變化。內視一看,丹田的中央出現了一個黑洞。黑洞中心有一個白色的光點。隨後黑洞旋轉起來。海量的靈氣朝著易子卿湧去。黑洞就像永遠填不滿,不停的吸收著。院中正在喝茶的山頂老人,燭龍見狀急忙跑了出來。看到易子卿引起如此大的動靜。山頂老人道:“這小傢伙天賦這麼高還如此的努力,真不知道將來能夠走到哪一步,懶龍,將來跟著易子卿,一定要保護好他,有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到這裡找我”。經過了一天,易子卿逐漸平復下來。修為又進了一小步。修為達到易子卿這個層次,想再往上一小步都很困難。站起身來,看著身後大眼瞪小眼的山頂老人,燭龍。易子卿道:“有所感悟,沒想到引起這麼大動靜”。山頂老人道:“我越來越期待你這個小子將來能走到哪一步”。看了一下還在修煉的三女與兩小隻。易子卿隨後幾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