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感悟(第1/2頁)
章節報錯
易子卿沿著橫斷山脈邊緣走著,每日風餐露宿,食無定時,歇無定處,每日除了修煉小周天功法,找尋藥材。就是感悟自然。登高遠望,雲海翻騰,日出日落景象壯美,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神奇魅力。林海中樹木參天,枝繁葉茂,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易子卿也放開心境將自身融於大自然中。
感受到田野中微風拂過帶來清新,芬芳的泥土氣息。林中,風輕輕地吹過樹木,樹木隨著風的節奏搖曳生姿,彷佛跳著一支無聲的舞曲,這是自然的音樂。當風勢如狂,樹被吹得東倒西歪,彷佛在風中哀嚎。山頂上的風時而輕柔拂面,時而瘋狂咆哮,彷彿有著自己的靈魂,時而溫暖,時而冷漠,不斷的變換著自己的節奏。山谷中的風橫衝直撞,發出陣陣哀嚎,彷佛像一隻兇猛的野獸將一切都要吞噬在這狂風中。道教認為風是氣的根本,天地之間,其真正的氣是每一個毛孔都在呼吸。道德經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說的就是天地之間大道執行的方式,就像人們常見的風箱一樣。它空虛而不枯竭,鼓動越多,風就越多生生不息。在不斷的對風的認知中,易子也有所悟。道是宇宙的本源和普遍規律,是統治宇宙中一切的運動法則,人類要合於道,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萬物是平等的,所以“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只有遵循自然法則,合乎自然要求,才能為自然界所接納。作為天下萬物之一的風也是如此,透過識海控制風,是前人所悟出的道,再天資卓絕的人物尋道也有侷限性,況且在歷史長河中,萬物與一切現象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中,道就是在萬物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貫穿著萬物的生成,生長,發展,消亡的始終客觀存在著。因而道只能順勢而為,與萬物相生相息,和諧共處。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曹家長老的修行從一開始就走入一個誤區。機械的修行著別人的道,不知變通。易子卿決定找尋自己的道。此時,一股氣流由眼側瞳子髎經上關穴衝開天衝穴,受阻於天衝穴。這條經絡屬於足少陽膽經,易子卿只是衝開了一小部分。足少陽膽經對應的是八卦中的巽卦,巽卦的基本屬性為風。風無形無際,撼動萬物,使世界充滿生機。風,無色無味,卻能滲透每一個角落。巽卦象徵著順應、順從、柔順、變化、無阻、吻合、進入、傳播。風的力量,可以無聲無息的改變萬物。易子卿心中有些發懵,不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又隱隱感到一絲的玄妙。易子卿心中想道:“我這是悟道了嗎,難道可以像風狼一樣發射風錐嗎”。突然間,易子卿的身前有幾道風錐射向遠方,易子卿又試著發射了風刃,支起了風盾。最終易子卿確認自己感悟了風。只是現在只是剛入門。只是易子卿和這片大陸上修練不一樣,並沒有開闢出識海,用意念就可以做到。道家的精神力存在大腦之中,稱之為元神,隨著易子卿小周天功法第二關打通,易子卿已經修煉出了元神,雖然目前元神還比較弱小,易子卿精神力修行也是剛入門,下一道關口是混沌,易子卿前世從沒修行過。但是易子卿感到方向沒有錯。隨著精神力的加強和對風領悟的加深,就會繼續衝開足少陽膽經上的穴道。因而使用風來進攻和防守也就越來越強大,現在自己的風錐的攻擊還不如風狼。隨後,易子卿沉下心來,繼續修煉小周天功法。此時,易子卿感覺吸收天地靈氣的速度快了許多,靈氣吸收到關元穴中,一部分變為內氣沿著小周天執行路線向著玉枕穴執行,一部分變為真氣沿瞳子髎向風池穴執行。不斷的拓寬著足少陽膽經的經脈。
隨著易子卿能夠瞬發風錐,風刃,易子卿也開始利用這種技能在森林邊緣獵殺一些月兔,倉鼠等一些一階妖獸,這樣可以更好的熟悉風系的進攻和防守技能,也可以改善一下生活。這日,隨著越來越熟悉風系的各種技能,易子卿決定再往森林中深入一些,此時一隻二階豪豬進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