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分化戶部計劃(第2/3頁)
章節報錯
現代的那些知識咱也知道對大明的幫助有多大。”
“可別忘了咱在宋濂那說的,你們現代的那些知識與思想,對大明現在來說是把雙刃劍。”
“派去的人要是學了現代的醫學知識,難保不會接觸到其他現代思想,一旦這些思想在大明傳播開來,人心浮動,社會秩序都可能受到影響。”
“咱大明根基雖穩,但還經不起這般大的變動。”
李奧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這麼一說,我倒是明白了,這確實是個大問題,很難做到只學醫學知識,而不被其他現代思想滲透。”
牛曉乾彈了彈菸灰,又提出了新的想法,“既然不能派人去現代學習,那能不能把現代的醫學書籍引進來,讓朱橚和學院裡的師生們自己鑽研?”
“這樣既能獲取知識,又能避免大規模思想衝擊。”
朱元璋沉吟片刻,“這倒是個可行的辦法,不過此事也得謹慎。”
“引進的書籍得先經過嚴格篩選,只留下純粹的醫學知識內容,把那些可能引發思想動盪的部分剔除。”
李奧補充道:“篩選之後,還得安排可靠的人進行翻譯和解讀。”
“畢竟現代醫學術語和概念與大明傳統醫學有很大不同,得讓大家能理解、能運用。”
“最好再組織一個學術研討小組,讓朱橚牽頭,定期交流學習心得,把這些知識真正消化吸收。”
朱元璋看向兩人,滿意道,“就按你們說的辦,晚些咱讓老五找你們去。”
“咱會提前告訴他,務必確保能利用好現代醫學知識,又不會給大明帶來不穩定因素。”
此時,車子已經緩緩停到了中書省的門口。
到了中書省,朱元璋沒有讓人進去稟報,而是直接進入中書省。
只見中書省也大變樣,中間被隔開,一邊是老舊官員,一邊是年輕學子,把李奧和牛曉乾看得有些懵。
朱元璋瞧出了兩人的疑惑,“那些老頭子,都是舊官員依舊像往常一樣處理日常政務,而這些年輕學子,可都是標兒花費心血,手把手培養出來的。”說著,便邁步走進屋內。
屋內,朱標正伏案審閱公文,聽到腳步聲抬起頭,見是朱元璋,連忙起身行禮,“父皇,您怎麼來了,也不提前讓人知會一聲。”
朱元璋滿臉笑意,擺了擺手,“不必多禮,今日過來,就是想看看你這邊的情況,順道瞭解下中書省的運作。”
說完,他目光掃向屋內的其他人,“你們先退下吧。”
待眾人魚貫而出,房門緩緩關上後,屋內只剩下朱元璋、朱標、李奧和牛曉乾。
朱元璋拉著朱標坐下,關切地問道,“主持中書省的這些日子,感覺怎麼樣?事務繁雜,你還吃得消嗎?”
朱標見旁人都已離開,緊繃的神經也放鬆了不少,坦誠地說道,“爸,自接手中書省事務以來,我每天都不敢有絲毫懈怠。”
“雖說事務繁雜瑣碎,但好在有朝中諸位老臣盡心輔佐,加上這些年輕學子個個銳意進取,充滿幹勁,倒也進展得還算順利。”
他輕輕嘆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只是改革政務流程,協調各方關係,確實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與心思。”
李奧在一旁好奇地打量著中書省的佈局,問道,“標哥,有必要分割槽辦公麼?”
朱標微微一笑,解釋道,“我打算臨時成立一些部門,透過逐步分化六部的權力,來實現權力的重新分配與制衡。”
“以後這些臨時部門會慢慢發展成為正式的部門,雖說不敢奢望短時間內就能像現代那樣擁有繁多的部門,但從長遠來看,這一趨勢怕是難以避免。”
“而我這麼做,最終的目的你們也清楚,就是為了廢除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