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空逐漸被暮色所籠罩,原本明亮的天色漸漸地黯淡了下去。此時,所有船隻的船帆都緩緩地放了下來,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些船隻並沒有下錨固定位置。只見那些負責測深的水兵們正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他們不斷地將長長的繩子放下水,然後再迅速提起來,透過這種方式來探測水深以及水下的地形狀況。

與此同時,九艘小一點的蒼山船已經分別朝著四面八方駛去,它們的任務是對周圍的海域和沿岸地區進行仔細的探查。而留在原地的那一艘船,則是專門用來護送張龍上岸的。

一直焦急等待訊息的張好古心裡十分著急,他迫切地想要儘早瞭解岸上的實際情況。於是,他決定親自與張龍一同前往岸邊一探究竟。可是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眾人時,大家卻紛紛表示反對,堅決不同意讓他冒險前行。畢竟,作為一軍之主,他的安危關係到整個軍隊的命運。如果真的發生什麼意外,那麼對於護國軍來說無疑將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儘管眾人極力勸阻,但張好古依然堅持己見,非要親自前去不可。他深知張龍雖然對這裡的情況比較熟悉,但有些關鍵的決策還是需要他本人親自拍板定奪才行。而且以目前自己所處的身份和地位來看,其實並不引人注目,也不太可能成為敵人重點關注和攻擊的物件。所以就算存在一定的危險,只要小心謹慎一些,應該也不至於遭遇太大的麻煩。

此時此刻,據可靠情報顯示,叛軍基本上都集中在了城中,暫時還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會輕易涉足鄉村地帶。尤其是像西莊這樣靠近城市的地方,雖然看似距離較近,但實際上那裡居住的大多都是以捕魚為生的漁民,並且其中很多人還是從皮島遷徙而來的遼民,都是一窮二白的魚戶,幾乎沒有什麼油水,叛軍更不可過去。

經過一番深入細緻的分析之後,張好古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上岸後的行動計劃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與應對策略。他的話語猶如明燈一般照亮了眾人心中原本迷茫的角落,讓大家對局勢有了更為明晰的認識。

聽完張好古的分析,之前堅決反對他上岸的人們漸漸改變了態度,不再一味地堅持己見。然而,出於對張好古人身安全的考慮,他們一致決定必須加強護衛力量。其中,吳大寶作為張好古的心腹愛將,自然是毫不猶豫地表示定會全程隨行保護。而成均亦是態度堅決,執意要一同前往。見此情形,袁飛怎肯甘心獨自留在船上?只見他挺身而出說道:“論及探路之能,在場諸位又有誰能比得上我呢?”

面對袁飛的說辭,成均卻不以為然,反駁道:“我的箭法精妙絕倫,百發百中,有我在足以應對各種危險情況,你跟著去又能做些什麼呢?”袁飛毫不示弱地回應道:“此地人生地不熟,若要探尋前路、排除隱患,還得數我最為擅長!”就在兩人僵持不下之時,孫臨開口了:“要說這弓箭之術,我的射程可謂最遠,而且我的功夫也絕非泛泛之輩。若是能在總指揮身旁與吳大寶相互配合,一個負責遠端攻擊,另一個則近身防禦,如此一來豈不是最佳組合?”

聽到這裡,一直沉默不語的黃祥終於按捺不住了,他高聲喊道:“我水性極佳,於這片茫茫大海之上,論水中本領,你們誰都不是我的對手!”一時間,眾人為究竟由誰陪同張好古上岸而爭論不休,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張好古看著眼前這一幕,不禁感到一陣頭疼。他本有意不讓這麼多人跟隨自己冒險,但每個人都有著充分的理由和堅定的決心,沒有一個人願意被留下來。因為眾人心裡都十分明白,只有確保張好古的絕對安全,護國軍才能真正成為一支團結一心、戰無不勝的強軍;倘若失去了張好古這位核心人物,所謂的護國軍恐怕也就名存實亡了。

最終,一直沉默不語的宋應升終於開了口:“若真要前往岸上,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