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土地(第2/3頁)
章節報錯
惠來時一聽,喜出望外,連忙俯身行禮,口中說道:“多謝院正大人賞識,下官日後定當唯院正大人馬首是瞻,大人讓下官往東,下官絕不敢往西。”
張好古在仔細檢視完嶄新的衙署之後,當日下午便攜帶著十塊香皂前往兵部。雖說這些香皂僅價值十兩銀子,但在當下卻是極為緊俏之物。熊尚書見到這份禮物後亦是十分滿意,當即安排人手陪同張好古順利完成了交割事宜。
隨後,張好古懷著幾分忐忑和期待,踏入了那間寬敞明亮的會客廳。在這裡,他將與從兵部劃分過來的一部分官員初次見面。這些官員們或神情嚴肅、或面帶微笑,但無一例外都對這位年輕有為的新任長官充滿了好奇。
當張好古走進房間時,原本嘈雜的議論聲瞬間安靜下來,眾人紛紛起身行禮。張好古微微點頭示意大家坐下,然後清了清嗓子開始發言。
“諸位同仁,今日有幸與大家在此相聚。從今往後,我們便是同舟共濟之人。首先,我要明確一點,明日各位務必按時前來上班,屆時將會有重要之事向大家宣佈。希望諸位能夠積極配合,共同為朝廷效力。”說罷,張好古目光掃視全場,看到眾人皆點頭表示明白後,這才放心地鬆了口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待一切交代完畢,張好古不敢有絲毫耽擱,又馬不停蹄地匆匆趕回工部,準備拜見尚書大人。一路上,他心中不斷思索著待會兒該如何開口提出自己的請求。
終於來到尚書大人的書房門前,張好古深吸一口氣,輕輕敲了敲門。得到允許後,他推門而入,恭敬地向尚書大人行了一禮。
尚書大人正端坐在書桌前翻閱檔案,見到張好古進來,放下手中的筆,微笑著問道:“好古啊,這麼匆忙趕來所為何事?”
張好古連忙上前一步,誠懇地說道:“大人,下官如今身兼兩職,實在有些力不從心。所以特來懇請大人幫忙,下官想把宋應星調到我的麾下,擔任專職院判一職。因為諸多研究工作皆是由宋應星親自操刀,實乃不可或缺之才。此外,還望大人能再給下官配一名得力助手。”
尚書大人聽後略作沉思,隨即點了點頭道:“嗯,宋應星此人本官也有所耳聞,確實是個人才。至於調配之事倒也不難,一個六品官員而已,只需去吏部更換一下公文便可。此事就交由本官處理吧。”
聽到尚書大人如此爽快地答應下來,張好古心中大喜過望,趕忙再次道謝。
接下來的幾日裡,由於新成立的兩個衙門事務繁雜,張好古可謂是忙得焦頭爛額。每天天不亮便起床前往衙門處理公務,一直忙碌到深夜才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有時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一口,真可謂是腳不沾地、腳後跟打著後腦勺。
好在研究院那邊還有宋應星全力支撐著,各項研究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推進。否則以張好古一人之力,恐怕早已是分身乏術、難以招架了。
緊接著,張好古又馬不停蹄地前往戶部,經過一番繁瑣的手續和審批流程後,成功獲批了足足一千畝土地。這片土地位於永定河一帶,此地以往居住著眾多的軍戶人家。如今既然已經佔據了這塊土地,那張好古便順勢將這些軍戶招募成為僱工。他心中早有盤算,打算在此處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工業區。
幸運的是,由於得到了皇帝陛下不遺餘力的支援與青睞,這一千畝土地的批覆進展異常順利,沒過多久便塵埃落定。於是乎,張好古當機立斷開始著手規劃建設事宜。首先,他在這裡興建起了幾口窯爐,其中關於水泥窯的規劃原本是要建設六個,但考慮到當前的實際情況,暫且只動工修建一個;而玻璃窯的計劃數量則是四個,同樣也只是率先建成一個投入使用。此外,還有六座鐵爐,目前暫時先建造兩座高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