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想帶兵去登萊前線(第3/3頁)
章節報錯
張好古聞得皇帝發問,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說道:“懇請皇上開恩,准許微臣率領兵馬前往登萊地區平定叛亂。”
然而,皇帝卻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一絲不悅之色,反駁道:“這話可就不對了,致遠啊!朕且問你,在此之前,你可有統率過軍隊?又是否經歷過戰火硝煙呢?你先是不惜耗費重金賄賂宦官,苦苦逼迫朕接見於你;如今,竟又如此急切地逼迫朕聽從你的主張。難道你們這些臣子們當真以為朕如同那毫無脾氣的泥人一般,可以任由你們揉捏擺佈不成?”
張好古一聽皇帝此言,心中瞬間被惶恐填滿,整個人如遭雷擊般顫抖起來。他急忙雙膝跪地,額頭重重地磕在冰冷堅硬的地面上,發出清脆而又響亮的聲響。伴隨著叩頭聲,他嘴裡不停地高呼著:“微臣絕無此等膽量啊,陛下!這實在是天大的冤枉,請陛下務必明察秋毫啊!”
然而,皇帝只是冷冷地哼了一聲,那聲音彷彿來自九幽地獄一般寒冷刺骨。只見皇帝面色陰沉如水,雙眼怒視著跪在地上的張好古,厲聲呵斥道:“你不敢?哼,休要狡辯!你竟敢暗中使用銀兩收買宮中宦官,只為求得面聖之機,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徑,不是膽大包天又是什麼?今日你究竟有何要事,快快如實招來!若敢有半句虛言,定叫你人頭落地!”
面對皇帝的怒斥與質問,張好古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脊樑骨直竄腦門,但他依然強忍著恐懼,抬起頭直視著皇帝,眼中滿是堅定之色。他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聖上明鑑啊,微臣對大明之心可昭日月,從未有過絲毫二心。此次前來,只因我的師兄孫元化不幸陷陣被俘。微臣心急如焚,懇請皇上能賜予微臣一支精銳兵馬,讓微臣親率大軍前往登萊,破敵於陣前,救回師兄性命。”
聽到這裡,皇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霍然站起身來,指著張好古大聲喝道:“張好古,你好大的膽子!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敢,實則每句話都在逼迫朕。朕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多的是能夠衝鋒陷陣、殺敵報國的良將賢臣,暫且還用不著你來逞強出頭!朕深知你急於營救你那身陷囹圄的師兄孫元化,也知曉你看重兄弟情義。但你可曾想過國家大義?你身負研究院和郵政司之重任,豈能因一己私情而置國家大事於不顧?”
“你且退下去吧!務必將你的本職工作做好,至於那登萊之地的戰事,朕心中已然有了全盤的謀劃和安排,其中涉及到的人員調配等事宜,朕自然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妥善處置。”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面沉似水地說道。
猶自跪在地上的張好古聽到這話後,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但他不敢違抗聖意,只能低聲應道:“遵旨……”隨後便被一旁的值班太監強行拖拽了起來。
只見張好古滿臉無奈之色,他就像一個失去了靈魂的木偶一般,任由兩名身強力壯的太監一左一右地夾在中間,步履蹣跚、失魂落魄地緩緩走出了宮殿。
站在殿外等候多時的黃祥和吳大寶看到這一幕,皆是心頭一驚。然而他們深知此時不是多言的時候,於是兩人連忙迎上前去。黃祥默默地將韁繩遞到吳大寶手裡,然後小心翼翼地攙扶起張好古,一同朝著張府的方向慢慢走去。一路上,三人都沉默不語,氣氛顯得異常壓抑和沉重。
走了許久,直到天黑之時,三人才回到家中。
:()學名張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