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準備戰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只見張好古目光炯炯地注視著宋家兩兄弟,鄭重其事地開口說道:“元孔啊,此後你便跟隨在我的身旁吧。那些繁瑣的案牘之事,就有勞你來費心操持了。而長庚嘛,這研究院的重任可就要託付給你啦!”
張好古言罷,緩緩將視線從宋家兩兄弟身上移開,轉而掃視了一圈在座的眾人。他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方才我所言種種,皆是在倉促之間所想出的粗略之策。還望諸位能夠不吝賜教,多多予以補充完善。若是其中有不當之處,也懇請諸位直言相告,助我改正。在座的諸君皆是與我情同手足的兄弟,關於諸位的官職晉升一事,我自會想方設法為之爭取。咱們既然是兄弟,那就無需遮遮掩掩,有何事不妨當面鑼、對面鼓地講個清楚明白。”
語畢,張好古輕輕拍了拍椅子扶手,而後穩穩當當地坐了下去。眾人見狀,頓時交頭接耳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相互探討著。每當商議定下一條條文,便有人提筆記錄下來。如此這般,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一條條詳實的條文逐漸成形。待所有條文皆已定稿,張好古滿意地點了點頭,高聲宣佈道:“今夜暫且到此為止,若日後還有其他事宜,屆時咱們再行相聚共商。”
隨著張好古的話音落地,眾人紛紛起身離座,有序地走出書房。他們或三兩成群,低聲交談著今日所議之事;或獨自一人,步履匆匆地趕回自己的房間。不多時,原本熱鬧非凡的書房便恢復了寧靜。
次日清晨,天剛矇矇亮,張好古便從睡夢中甦醒過來。他匆匆洗漱完畢,心中惦記著昨天晚上大致敲定的計劃。尤其是與郵政司相關的事宜,還需要和黃道周提前通氣協商一番。
用過早飯之後,張好古精心挑選了一些珍貴的禮物,然後帶領隨從前往黃道周的府邸。這可是張好古頭一回到訪黃道周的家宅,一路上他心情略顯忐忑。
當黃道周得知來訪者竟是張好古時,不敢有絲毫怠慢,親自移步至大門口相迎。見到張好古後,黃道周滿臉笑容地將其請入府內。對於張好古所攜帶的厚禮,黃道周並未過多推辭,畢竟眾人皆知張好古為人豪爽大方、家境殷實。
進入府中,黃道周一改往日嚴肅之態,熱情地引領張好古徑直走向書房。兩人分賓主落座後,稍作寒暄,張好古便直奔主題,向黃道周詳細闡述起此次前來拜訪的目的。原來,張好古有意親自率領一隊人馬趕赴登萊地區。其主要想法乃是藉助兩地之間的物資差異賺取利潤,並大力開拓兩地的客貨運輸業務。當然,關於軍事方面的事務,則需相機而動,儘可能規避戰爭衝突。不過,無論如何,此趟行程勢在必行。倘若能夠成功營救被困的師兄自然是再好不過,但若是未能如願,那麼自己離開期間,郵政司的一應事務恐怕就得全權仰仗黃道周費心打理了。
黃道周聽完張好古所言之後,若有所思地說道:“致遠啊,前往登萊未必一定要選擇陸路行進。我們可以沿著運河一路行至天津衛,而後再經由海路抵達登萊地區。如此一來,不僅速度能夠大大提升,而且倘若尋得一處合適的港口作為據點,便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張好古一直以來只想到要透過陸路前行,竟將水路完全拋諸腦後。此刻聽到黃道周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頓時覺得原本看似棘手的問題一下子變得不再那般繁雜艱難了。他的心情瞬間變得豁然開朗起來,臉上也不自覺地浮現出欣喜之色。只見他滿懷感激與敬意地朝著黃道周深深地鞠了一躬,並誠摯地說道:“多謝石齋先生的點撥!若非您及時提醒,我恐怕還會一直在陸路上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法呢。”
黃道周見狀,微笑著輕輕擺了擺手,說道:“你我志同道合,皆是一心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著想,些許禮節不必在意。再者說,如今你事務繁多,身邊得力可用之人著實略顯不足。為此,我已修書數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