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倒不是自戀,現在的大漢,他跟荀彧是智囊方面的雙臂。

荀彧料理內政,而他看似沒擔任要職,卻承擔著隨時為天子出謀劃策的重任,是很多人眼巴巴的位置。

不管是荀彧也好他也罷,一句話都能影響整個大漢的走向。

雖說賈詡、荀攸他們也得重用,可差的有些距離。

現在聽天子這麼說,郭嘉越發好奇那人的身份來歷。

以往天子詢問事情時,他總能給出些建議,唯獨現在諸葛家,他左思右想,除了諸葛玄外,就一個諸葛瑾算是有點名聲吧。

可是諸葛瑾早早出門謀生去了。

郭嘉看了劉辯一眼,罷了,該見到人的時候他自然會見到。

劉辯一行人在當地太守的安排下,悄悄的入了城。

太守那叫一個寒芒在背,小心翼翼的不像話,生怕惹得天子不快,自己馬上要掉腦袋。

現在徐州誰還敢在天子面前亂來,兵都調走完了,權力也在大刀闊斧的進行著分散。

劉辯沒空搭理他,連知曉他姓甚名誰的想法都沒有,讓諸葛玄帶路,一眾人等很快來到諸葛家。

諸葛家住的很偏,站在門口能見到掛滿白綾,裡面倒是靜悄悄的,門外並沒有人站崗守門。

諸葛玄主動嘆氣解釋:

“說來慚愧,諸葛家一代不如一代,自從兄長病倒後人心就散了,不斷有人離開出去自謀生路。”

“早在三四年前,兄長給我寫信,想把諸葛家搬遷到荊州去由臣照料。”

“臣擔心兄長的身體經不起長途跋涉,又因為臣無暇顧上這麼多人……唉,那段時間黃巾猖獗,亂象頻生,兄長為了不引人覬覦,變賣了祖宅,暫居在這一隅之地。”

劉辯靜靜的聽著他訴說,心中感觸良多。

再大的家業,如若經歷幾代守成不足的後輩,也堅守不了幾代。

諸葛家就像是大漢的縮影。

以前他天馬行空的猜測,諸葛家是不是漢末時最厲害最具眼光的家族。

為什麼?因為諸侯紛爭,相互攻伐吞併,可諸葛家眼光毒辣,相繼投資曹孫劉,跟著他們見證王朝興衰。

現在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諸葛家的子弟活都活不下去了,只能自謀生路。

想要謀得一線生機,要麼有才幹,要麼得拼命。

上百離家的諸葛族人活到最後的有幾個?

還有最後一個重要因素,如此破落的家族,恐怕諸侯正眼瞧他們的少之又少。

碰巧曹劉孫三人各自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劉備曹操都是不論出身禮賢下士之人,孫堅半生處在軍旅中與將士同吃同席,豪爽的性格不至於斜眼看人。

所以廣撒網的諸葛家,最終只有在這三家受到公正對待,慢慢展現自己的能力,謀得一官半職。

劉辯停頓了一下,望向其他人,說道:

“除典韋和少數幾人隨朕在一起外,其他人留在外面等候,不可擾亂諸葛珪靈堂,任何人不準大聲喧譁。”

眾人抱拳,小聲道:“喏。”

劉辯又望向諸葛玄,命令道:

“進入諸葛家不得隨意透露朕的身份,以免引起轟動,朕悄悄的去上炷香,見見朕想見的人就是。”

諸葛玄渾身一震。

接著眼眶開始發紅。

他不知道兄長在天之靈能不能看見。

如果能,一定會欣慰的笑出聲。

能讓天子來上根香是何等的殊榮,況且諸葛家今後有退路了,不用再為生存問題發愁。

不知是因為太過激動還是因為什麼,諸葛玄忘記了答話,面色漲紅的咳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