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夏收已經完畢,正在進行大範圍的夏播,今天的夏播除了傳統的菽豆和穀子外,還有很多的高粱、棉花、紅薯和少量的玉米。

這一季的夏收,就足夠新國人吃到明年,等到秋收之後,新國就有足夠一年多的糧食吃了。

即便是這樣,木耒還是要求繼續從齊魯購買糧食,對於糧食的需求,他永遠都是不嫌多。

除去關心夏收,和自己的大婚,還有一件事也需要提上日程了,那便是營建新都。

木耒召來蹇叔,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我今欲營建新都。”

“然也,今新國已立國一年,君上久居昔日封地,已是權宜之計。確應營建新國之都,不知新都建於何地?”蹇叔說道。

木耒回道:“我思慮良久,新都應設於邯鄲。”

木耒是這樣考慮的,若是要是一統天下,邯鄲距離中原諸國更近一些。

其實邢臺也不算遠,不選邢臺的原因,主要因為是邢臺的地震比較多。

況且,邯鄲西部的煤、鐵、瓷土等資源也豐富的多,若是將都城建在邯鄲,自己也方便控制冶煉和瓷器的工坊。

“立都於邯鄲,僅為權宜之計,而非最優之選。現今唯有以邯鄲為都。”木耒補充道

蹇叔眉頭略皺,說道:“除去邯鄲外,君上,何處為我新國最適立都之處。”

木耒稍作遲疑,說道:“以當今天下之態勢觀之,成周洛邑或是最佳立都之地。若是天下一統,燕上都薊城亦是立都之佳地。”

木耒此話一出,著實又將這蹇叔給驚了一番。怎麼君上想建都的地方,都在別的國家,洛邑還是周天子的都城。

蹇叔沒有說話,因為他不知道怎麼接這個話。見他不說話,木耒則又接著說了起來。

“在邯鄲之西營建新都,新都與邯鄲城之西牆相接,於其中營建宮殿及市坊。

與宮殿連線之中主幹路,寬度需有50丈之多,其他幹路亦需15至25丈。”

“若是以此規模營建新都,恐需3到5載之多,且需耗費錢財亦多矣。君上為何不重修邢都,做我新國之都。”

“我新國新立,當用新都,若是隻營建宮殿,是否可稍快一些?”木耒問道。

“應是快些,但我未諳土木之事,且我新國並無司空,我尚需尋工匠問詢。”

“先尋工匠,測量新都土地,劃分宮殿、道路及諸坊。我為你尋一司工,以助營建新都。”

一說起司空(工),木耒就想起邢國的司空任罘來。自己和任罘以前打過幾次交道,他的人品也還行。

任氏封地兩次被戎狄攻破,任氏已經衰落到險些滅族的地步。現在邢國已被自己佔據,任罘可以被自己利用起來。

現在佔領邢國已經有近一個月的時間,繪綺還在那裡駐守。與齊國盟約後,陳儀(山東聊城)成了貿易城市,兩國貿易快要展開了,需要派一個專人去負責這一切。

木耒決定派綰絲前去,綰絲以前是蠶館負責採買的人,後來始終負責封地和寒氏的交易。

在獲得邯鄲城之後,綰絲又擔任起與齊魯貿易的來。

派他去陳儀負責齊魯,以及其他國家的貿易,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第二日,木耒便下了君令,令綰絲前去陳儀城就職,並改為縣制。

綰絲除了當這陳儀城的縣令之外,還負責與齊魯等國的貿易。

為了和他所擔任的職務相符,木耒還特地將他由下大夫晉升為中大夫。

除此之外,還讓綰絲把原來邢國的那些貴族們,全都轟到邯鄲城來,就說新君或可量才而用。當然,重點關照物件就是那任罘,綁也要把他給綁來。

又過了兩日,齊國使者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