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公糧半個月後,大隊長終於通知他們所有人下午一點去糧倉那邊進行分糧。

此時十月已經快過完,東北的氣溫也已經開始降了下來。

本來大隊長是打算交完公糧後就立刻把糧食分下去,誰知道回到大隊後又接到訊息要去公社開會,這又去忙了其他的事,這一耽擱就到了現在。

三人聽了錦夏說要是分的糧食不夠還可以用錢買,這也省了他們不少事,所以他們都帶了不少的麻袋去糧倉那邊等著。

到的時候前面已經排滿了人,他們最近都閒著,沒什麼事要忙,所以也不著急。

四人跟在隊伍後頭有說有笑,看花了不少人的眼。

梅嬸剛好跟著玉珍嬸子他們也在一旁看熱鬧,像他們這種都是家裡的兒子兒媳去排隊,他們只需要站在一旁湊湊熱鬧就行。

看著隊伍末尾的那幾個姑娘,她就覺得心裡癢癢的,想著他們大隊上那麼多優秀的後生,怎麼就沒聽到一個敢去扒拉下那四個的。

看到最前頭正在幫著徐會計忙的他家老二徐青陽,就覺得他和那幾個還是蠻相配。

作為他們大隊裡目前僅有的三個高中生,有學歷,家世也不錯,越看越滿意。

轉頭就和她隔了一個人的徐會計老婆搭話:“大妹子,你們家青陽今年多大啦。”

徐會計家的扭頭看到是梅嬸,再結合她問的話就知道她想打什麼主意。

面上帶上笑:“是梅嬸啊,我家青陽今年剛從學校畢業,現在還小呢。”

她才懶得和她周旋,她家青陽以後可是要娶城裡姑娘的,可看不上梅嬸手裡那些歪瓜裂棗。

梅嬸一聽就明白她的意思了,人家這是看不上她說的煤呢。

撇了撇嘴,她可是十里八鄉說媒說得最好的,還看不上她,別以後來求她。

倉庫大門口,大隊長就立在那當個吉祥物,起到震懾的作用。

被梅嬸惦記的徐青陽則幫著自家老爹對每個人的公分,好給社員們分糧。

今年的收成好,所以大隊上大部分勤勞肯幹的人家領到糧食後一家人都笑眯眯的扛著裝滿的麻袋回家。

大隊部雖然在村子的中間位置,知青點卻相較於隊上的社員們的住處來說還是稍稍遠了一些,所以他們知青基本上都是在隊伍的尾巴。

和社員們領到糧食的高興不同,他們看到好幾位女知青的臉都是掉著的,一看就是知道分到的糧食不多。

輪到他們的時候,因為三人也不過才來了三個多月,所以分到的糧食和錦夏他們相比就只有四分之一,這還是他們參加了秋收後分得的。

他們三人的工分差不多,扣除剛來時借大隊的一共還分到的細糧四十斤,粗糧七十斤。

細糧千尋要了麵粉和大米對半,粗糧則要了四十斤的紅薯,十斤土豆,餘下的晃黃豆,綠豆,花生都分別要了一些。

他們分到這些肯定是不夠吃的,所以幾人都先將分到的扛回去放好,再繼續回到糧倉這邊等大家都分完糧食後才找大隊長說買糧的事。

一年就一次啊,比糧管所的還要便宜,錯過了就得等到明年。

芊尋粗略估算了一下留下買糧的人數有十多個,大多都是知青。

他們也不急,等所有人都買完後他們才上前。

本來他們打算都買細糧的,但是大隊上有規定,細糧只能買一百斤,粗糧則是不限量。

這也是怕有些人在家裡人多,錢不多的情況下還為了面子全部買細糧。

芊尋他們便把細糧的份額全部用完,再買了一百斤紅薯,二十斤的土豆,黃豆和綠豆也各要了五十斤。

廖雨萱看到他們買的糧有些愁,“我們怎麼揹回去啊,剛剛那些我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