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宋二人在一個小池塘邊休息,連日的奔波倆人居然毫無倦色。宋宜嘉依偎在李季安胸前,閉著眼睛他結實的心跳。這是她從來都沒有過的安心和幸福,臉上閃爍著誘人的紅暈,像一隻熟透的蘋果,讓人忍不住想嘗一口。

李季安很想這麼做,但出於性格的原因,他忍住了這份衝動。

宋宜嘉猜到了他的想法,臉色更加紅潤。她瞭解他,所以在感情上,她不是任性,反而更加主動和大膽。於是她把他的頭往下按了按,用臉蹭了蹭他的下巴。

感受到李季安立起的帳篷,她噗嗤笑出聲來,嬌豔不可方物。

李季安頓時羞紅了臉,一時間忘了老僧的靜心咒該怎麼念,痴痴地望著她。

“嘖嘖嘖。”一陣怪異的笑聲傳來,打破了寧靜的池塘,蕩起一圈水波。

李季安吃了一驚,將宋宜嘉護在身後的同時,順手握住了刀柄。

“宋家乃堂堂皇族,你一個公主居然這麼無恥嗎?荒郊野外勾引男人,你宋家的臉都讓你丟盡了!”

李季安抽出了橫刀,屏氣凝神,安靜地看著對方,沒有說話。

來者正是去而復返的白眉尊者。

“就地隱藏,好心機!害得我往南一直追了三百里都不見蹤影,這手燈下黑玩得不錯。”他冷笑道,“一把年紀了被你耍得團團轉,今天看你能逃到哪裡去!”

李季安的衣衫無風而動,獵獵作響。體內的元氣不斷蓄勢,引發天地元氣共鳴。刀鋒輕壓三寸,發出清脆的震顫之音,攝人心魄。劍為百刃之君,傳說中的遠古時代,黃帝軒轅就以軒轅劍橫掃八方,商朝的青銅劍已經成為軍隊的主戰兵器,並催生出大量劍法和劍訣,奠定了劍術的基礎,劍客也由此成為江湖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劍不僅是戰場上和江湖中的利器,更是文化和權力的象徵。皇帝常授給親信大臣“尚方寶劍”,賦予其先斬後奏的生殺大權,劍已經超越了兵器的範疇,成為勇、忠、義、智、禮、信等文化的複合體和代名詞。同時,劍也被僧、道等人士作為法器,被認為具有“隱身”、“降妖”、“殺魔”等神秘力量。而劍修對劍的領悟則更加深刻,“手提三尺劍,蕩清人世間;烏雲驅散日,雖死無憾顏”是諸多劍修的畢生追求。刀為白刃之膽,在部隊中其實只有劈砍和剁擊,動作簡單粗暴,需要士兵昂揚的鬥志和非凡的勇氣。禮儀用刀非常少,刀,只主殺戮和實用,其餘不問。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刀比劍更具殺傷。當日大戰之後,李季安在山澗中不斷覆盤和白眉尊者的對決,受體內劍意和白眉天瀑劍的啟發,李季安對刀的領悟再上一層。張燦的無字元其實是以天地元氣為刃,切割天下利刃,而李季安尚無此能力,但作為天符師的他可以以刀為符貼身近戰!生死對決讓他傷痕累累、疲憊不堪,但也讓他得到了最快速的成長。打坐煉丹、樹下練劍固然可以提高境界,不過和他實實在在靠砍人存活相比,只要境界差距不大,死的未必就是他李季安。只要一刀在手,他就有對戰的勇氣,無論對手是誰!

霜華刀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李季安沒有注意到,刀身的那一株蓮花印悄然放大。

白眉尊者皺起眉頭,長長的白眉縮短三分。作為劍修中的佼佼者,他敏銳地察覺到李季安的變化。出於境界上的碾壓,他自信自己依然可以擊殺李季安,卻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如果李季安選擇以傷換傷、以命換命,他這百年的修行可能就要交代在這裡了,而自己對劍道的最終追求,就是像厲劍明一樣,成為劍術的主宰,劍聖!自己還有一百年重新來過嗎?他猶豫了。

“李季安,你我並無深仇大恨,不如就此罷手。算我欠你一個天大的人情,我保你入淬劍閣,成為厲劍明的親傳弟子,如何?”

李季安搖了搖頭,他也不想和這樣的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