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這是1894 年6 月22 日,為了從朝鮮共同撤軍的事宜,雙方已經來回折衝了近20 天。日本政府不僅不撤退軍隊,反而決定增兵。汪鳳藻手上拿的,就是這一〃決不撤軍〃的照會,甲午戰爭史上著名的〃第一次絕交書〃。
被談判搞得焦頭爛額的汪鳳藻,顯然無暇多考慮這一反常的〃周到服務〃,朝鮮那邊,日本軍隊無論在人數還是裝備上都佔盡優勢,北京的總理衙門和天津的北洋大臣李鴻章,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日本方面的訊息呢。
汪鳳藻將〃絕交書〃交給了譯電員,用密碼電報趕緊拍發。這次可以比以往效率高多了,畢竟省下了一道從日文翻譯成中文的程式。當時還沒有無線電報,密電都是各自譯成密碼後交電報局拍發,各國皆然。當中國使館的工作人員將密碼電報送交電報局時,日本照例抄錄了一份副本。但這一次,日本人再也不用為破譯密碼傷腦筋了,他們拿出了自己寫的中文版的〃絕交書〃,略加比對,中國使館的密電便顯出了原型。
日本政府只不過主動花了點日語翻譯成中文的功夫,中國使館就主動將密電碼全盤交出。主持〃絕交書〃中文翻譯和密電破譯的,正是日本外務省的中田敬義,因此功勞,他後來官居外務省政務局長。
日本人獲得了密碼,汪鳳藻自6 月6 日至8 月4 日的全部54件往返密電均被破譯。日本人不動聲色,從此不僅掌握了中國使館與國內的全部通訊,而且,還從中截獲了大量軍事情報。而清廷卻毫無覺察,整個戰爭中一直未改密碼; 以致在馬關談判期間清廷與李鴻章的往來密電件也被全部破譯。
甲午戰爭中,中日兩國海軍實力相差無幾,但日本艦隊總是能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集結優勢兵力,除了陸上的情報人員之外,應該也與此密碼的洩露有相當關係。
直到1938 年中田敬義本人披露此訊息之前,中國方面對此都懵然無知。而中田敬義揭秘時,大清國早已滅亡了27 年, 日軍的鐵蹄也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具體負責破譯的電信課長佐藤愛麿後作為日本全權代表出席1907 年6 月的第二次海牙萬國和平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 鑑於日本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的偷襲行為,全面修改了國際法。佐藤愛麿此後又擔任過駐美大使。其子佐藤尚武擔任過日本外務大臣及二戰中末期任日本駐蘇聯大使,蘇軍揮師攻入中國東北,他是第一個得到訊息的日本人,未知他在這樣的晴天霹靂下,是否還有心情回味父親破譯中國密碼的昔日榮光?
百多年來,多如過江之鯽的甲午戰爭研究者,對此細節多未重視,而美國人卻似乎受到了啟發。這一用〃釣魚〃手段破解密碼的方式,後來被美軍原樣用回到日本頭上。當時,美軍從日軍一系列電報中,發現十分頻繁出現的〃AF〃程式碼,估計應該是指中途島。為了進一步查實,美軍便用淺顯的英語拍了一份作為誘餌的無線電報,報告中途島上的淡水裝置發生故障。果然,不久以後美軍截獲的一份日軍密碼電報聲稱:AF可能缺少淡水。自此,美軍便對日軍動向瞭如指掌,太平洋戰局大為改觀。 。 想看書來
上海“間諜門”夾傷美國總統(1)
1894年12月1日,美國著名雜誌《哈潑斯週刊》(Harper'sWeekly)發表記者拉爾夫(JulianRalph) 的長篇報道《美國在華的袖手旁觀》(AmericanHelplessness in China),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巨大震動,《紐約時報》等主流報紙也紛紛轉載。
這篇文章尖銳地攻擊了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軟弱, 起因就是美國政府居然將跑入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尋求避難的兩名日本間諜交給了中國當局。
文章詳細地描寫了這兩名日本間諜被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