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張好古此時正沉浸於大采購所帶來的愉悅之中,他滿心歡喜地挑選著各種物品,完全沒有察覺到在他背後,一場悄無聲息的變故正在發生。

時間來到了初六這一天,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吳宗達懷揣著精心準備的禮物,步伐匆匆地朝著葉紹袁家走去。由於事先早已通知過對方,因此葉紹袁特意向衙門告假,留在家裡等待貴客臨門。

當吳宗達抵達葉府的時候,遠遠就看到葉紹袁身著一襲長袍,面帶微笑地站在門口迎接。兩人相視一笑,彼此拱手作揖,隨後葉紹袁熱情地將吳宗達請進了家門。

穿過庭院,他們來到了寬敞明亮的客廳。按照賓主之禮,二人分別落座。緊接著,一名僕人恭敬地走上前來,將一份厚厚的禮單遞到了葉紹袁手中。葉紹袁接過禮單,隨意掃了一眼開頭的幾項禮品,心中不禁暗暗吃驚。僅僅是前幾項的價值便已相當可觀。

葉紹袁心裡自然清楚張好古家境殷實,但他萬萬沒想到,僅是一次提親,送來的禮物竟如此豐厚。這份厚重的彩禮無疑表明了張好古對於這門親事的重視和滿意程度。想到此處,葉紹袁趕忙起身,親自為吳宗達斟茶倒水,忙前忙後地招呼起來。

聊了一會官場閒話之後,眾人終於將話題引向了此次會面的重點。只見吳宗達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緩緩開口道:“今有濟南張氏之子,名曰好古,表字致遠。此子因傾慕葉氏之女,特託付我這禮部尚書前來袁家提親。那張好古如今在工部擔任要職,其官職羅列如下(此處詳細列舉出一連串官名及具體職責)若袁家對此親事有意,還望告知袁氏女的生辰八字。”

吳宗達能夠登上禮部尚書這一高位,自然是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之人。想當年他可是萬曆三十二年的科舉探花郎,此後從國子監祭酒轉任戶部多年,如今任戶部尚書,歷經多年磨礪,對於提親這類事務的流程可謂爛熟於心。

葉紹袁聞聽此言,神情瞬間變得嚴肅起來,原本隨意而坐的身姿也立馬挺直,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待到吳宗達話音落下,他同樣鄭重其事地回答道:“葉家確有小女,正值妙齡,尚未許配人家。既然有張家公子致遠傾心求婚,葉家自當應允,願意與男方互換八字。”

話剛說完,只見那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隨即不約而同地露出一抹會心的微笑。這笑容彷彿蘊含著千言萬語,無需多言,彼此已然心知肚明。緊接著,他們像是懷揣著稀世珍寶一般,動作輕柔而謹慎地從懷中緩緩掏出了早已精心準備好的紙條。這些紙條上面分別寫著自家當事人的生辰八字,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對未來婚姻生活的期許和祝福。

完成交換之後,兩人又如呵護易碎的瓷器般將紙條輕輕放入自己的袖袋之中,生怕稍有不慎便會損壞這象徵著姻緣的信物。

由於此次乃是前來提親,按照傳統禮節,男方代表吳宗達需要在女方家中用過午餐後方可返回。所以,吳宗達並未顯得匆忙急躁,而是安心留下來等待用餐時間的到來。

吳宗達與葉紹袁皆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博學之士,且同在朝廷為官,彼此之間自然有著不少共同話題。於是乎,在用餐之前這段時間裡,兩人談天說地,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幽默詼諧,氣氛融洽至極,絲毫沒有出現冷場的尷尬局面。

待到用過豐盛的午餐過後,吳宗達起身前去拜見徐光啟,並將女方的八字鄭重其事地遞交給了他。隨後,吳宗達便自行前往衙門處理公事去了。

時光悄然流逝,轉眼已至傍晚時分。當徐光啟和張好古結束一天繁忙的公務下衙時,徐光啟如往常一樣徑直返回家中;而張好古心裡清楚今日乃是提親納名之事,所以在下衙之後也未做過多停留,馬不停蹄地趕往老師家中,想要第一時間瞭解事情的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