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擴建公寓區和建設辦公區,就是滿足梁鑫自己的需求了。

家裡現在又是養豬又是養雞的,需要的地方是越來越大。

嚴重擠佔了家裡的生活區域。

甚至叫著勁的爺爺和姥爺,今年都準備擴大養殖規模。

爭取做國內最早的萬元戶呢。

可以想象,往後肯定是越來越擠。

而且自己在這邊睡覺,隔壁睡了一大群豬,一大棚子雞什麼的,總感覺彆扭。

加上哪怕他嚴格要求,依然難免經常有味道什麼的。

所以梁鑫和大爺商量了一下。

準備把大爺家的房子推倒重建。

在他家的地基上,蓋一個類似城裡四合院那種院子。

他想在城裡搞個獨門獨院,目前還很困難。

那就先在老家搞一個吧!

建個十幾間房,讓家裡現在這些人都可以住在這邊。

他家那邊,就完全當成養殖區。

隨便爺爺姥爺他們折騰吧。

鄉下地廣人稀,院子就不小,特別是他們村,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下的傳統。

院子比一般村的都大。

家家戶戶五六百平米是有的。

不然也建不下三十間公寓。

所以他要建的,都不算小四合院,比城裡高強家的小院大一倍以上。

其實梁鑫更想搞個大別墅的。

可暫時沒有那個條件,指望村裡人和這些外來的鄉下人,想蓋小洋樓。

人家就是敢蓋,他也未必敢住啊!

那就先這樣吧。

先搞個四合院住著。

過些年有條件了,再搞大別墅!

公寓區。

各村村長看宋大爺不鬆口,沒辦法安排更多人過來。

也放棄了。

開始安排自己村的人入住。

很多村長也是第一次來公寓區。

感覺也沒啥稀奇的,就是北炕有點奇怪。

這年頭的房子,多為南炕,不為別的,就為了天冷的時候,多點陽光照射,讓炕更暖和一點。

但建北炕的也不是完全沒有。

公寓因為就一個房間,沒有外屋地做緩衝,加上大門必須衝南開,所以炕只能在北邊。

總不能一開門就上炕吧,你以為這是小日本,不,小日子啊。

唯一讓村長們略微驚訝的,可能就是門牌號這東西了。

挺好的,不然這房子建的這麼密,而且好像都長一個樣,容易走錯了。

這年頭鄉下人識字的不多,但連數字都不認識的,恐怕沒有。

所以也不擔心大家不認識自己的房間。

然後村長們囑咐自己村的牛馬,在這邊幹活,要聽話。

人家讓幹啥就幹啥!

再苦再累,也給我堅持下去!

當然,如果實在堅持不下去,那就回去,換別人來!

一天八毛,包吃包住,有的是人搶破頭幹這活兒!

沒開始幹活之前,大家都把這份工作想象的很辛苦。

不然憑啥人家一天給八毛,還包吃包住啊!

“來,吃中午飯了。”

老宋大娘,哦,也就是宋大爺媳婦。

帶著幾個婦女,用三輪拉過來好多大桶。

然後開始給大家打飯打菜。

一人就一個碗,飯菜都倒在一起混著吃。

這是免費的,自然沒有食堂裡花錢吃飯那麼講究。

但味道還可以。

也都是食堂的幾位大廚阿姨做的大鍋飯。

想當年她們就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