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一起正在扣泥磚。

不論大人孩子都在忙活。

現在鄉下蓋房子,一般還用不起紅磚什麼的,都是土坯房。

說是土房,那也不能直接用土堆牆啊,那也不結實啊。

搞不好還沒蓋好呢,就塌了。

所以就扣泥磚,充當磚頭的作用。

就是在和泥的時候,放一些草木秸稈什麼的進去,起到類似水泥之中鋼筋的作用,然後放入模具,弄成方形曬乾。

雖然泥磚的強度比起鋼筋水泥差很多,比起磚頭應該也不及。

但也可以用。

畢竟幾千年來,大家就是這麼過來的嗎。

況且等蓋房子的時候,裡面還會放一些木料做支撐。

也就更穩固了。

就是很多這麼蓋起來的幾百年的老房子,也沒見哪個突然就塌了啊。

也沒聽說哪家蓋得新房因為質量不好,蓋好了就塌了的。

只要不碰到大的天災,比如大地震什麼的,就不用擔心突然塌掉。

扣泥磚的模具不小,一塊泥磚的大小,至少抵得上四塊磚頭的大小。

但加蓋一間房,需要的泥磚其實也不少。

這時候大集體勞動,其實工作時間並不算太長。

中午休息時間挺多的,很多人吃過午飯,還習慣睡個午覺什麼的呢。

所以兩家人就趁著這個時間,來扣泥磚。

嗯,晚上時間也蠻多的,而且還可以稍稍摸點黑多幹一點。

:()特殊年代:每天簽到才領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