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色儒衫,人才出眾,感慨的拍拍賈環的肩膀,“賈師弟昨天晚上睡的如何?”他昨天也是醉的給人扶進房間中。
賈環笑著點頭,“還行。”
羅向陽微微一笑。子玉和大師兄兩人昨晚都是爛醉如泥。就他還清醒著。只是,在自己得意時,和失意的朋友一起喝酒,的確是件比較痛苦的事。
三人一邊說笑一邊走著,抵達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的府學中。再過甬道、庭院到正中的明倫堂前。約上午十點半許,秋風送爽。
此時,明倫堂前已經聚集不少新科舉人,穿著各色的儒衫,聚在一起聊天、攀談,高談闊論,歡聲笑語。不時的可聽到相互恭維的祝福聲。
鹿鳴宴是官方舉辦的酒宴,但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個宴會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吃喝,而是讓新進的舉人們相互認同年、同門、師生。這樣的場合,每個人都是笑的意氣風發,令人如沐春風。
賈環、公孫亮、羅向陽三人一出現在明倫堂前立即就有被團團的圍住,許多人過來打招呼。
中了舉人就是統治階級,成為縉紳。同年是重要的關係網、人脈資源。而賈環今年十歲,公孫亮今年二十歲,羅向陽今年十七歲,這在一大群年齡二三十歲的舉人非常的顯眼,潛力巨大。
一名熟悉典故的三十多歲舉人恭賀道:“賈同年天資聰穎,十歲中舉,乃是我皇周開國以來最小年齡的舉人,足以名傳天下。與前明諸位前輩相論。大漲吾輩臉面。”
有人就問起典故。話題轉到明朝的科舉神童上。
明成化七年四川鄉試,十二歲的楊廷和中舉。同年湖廣鄉試,楊一清中舉,時年十四歲。明成化十三年廣西鄉試,蔣冕十五歲得中解元。明成化二十年,費宏十六歲中江西解元。
成化年間是大明朝神童輩出的黃金時代,再加上李東陽、謝遷、梁儲,除了名臣楊一清以外,其餘所有人都擔任過首輔,都是主導過明帝國風雲的政治強人。
而明朝唯一的宰相,張居正要不是時任湖廣巡撫顧璘壓了三年,十三歲就要中舉。但即便如此,他也在十六歲於嘉靖二十六年透過湖廣鄉試。
大明朝的神童陣容,無比的豪華!
賈環忙謙虛道:“諸位前輩謬讚。在下受之有愧。”他臉皮還沒厚到自比宰輔、名臣的程度,看看周朝的名臣齊馳,那是相當有水平的官僚。但,這種被人熱捧的感覺很贊啊!(未完待續。)
今天就一更。
如題。
抱歉,今天有點卡文。(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下)
北直隸鄉試共錄取135名。而隨著鹿鳴宴時間的臨近,新科舉人們陸續續到來。明倫堂前,賈環身邊的圈子越來越來大。
十歲的舉人意味著什麼,他們這些身在科場內的人豈能不知道?
就算賈環押後三年中進士,進入官場時也才十三四歲。這個年紀進入官場,只要不出事,日後做到六部侍郎、尚書輕輕鬆鬆。
而如果賈環會試成績足夠好,進入翰林院,絕對有望躋身宰輔之列,熬都熬到一個大學士出來。有著這樣前程的同年,現在自然是要結交一番。
稍晚時候來到明倫堂前的紀鳴看著人群中備受追捧,談笑風生的賈環,眼中閃過繼續羨慕,又有些自豪。他也曾是聞道書院的一員,是自己人。
…
不遠處,看著賈環身邊聚攏、談笑的人群,汝陽侯之子肥頭大耳的趙星辰冷哼一聲,“國朝和前明的規矩可不一樣!”此時,他正和朋友聚在亞元石賦身邊說話。周邊聚攏約二十多人。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亞元,第三名到第五名為五經魁。解元和亞元當然也是經魁。第六名叫亞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