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前夕的神秘預言

明朝末年,風雨飄搖,戰火在遠方的邊陲之地熊熊燃燒,百姓於水深火熱中艱難求生。但即便世道如此不太平,科舉的考場上依舊是寒門學子的希望之光,無數懷揣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夢想的讀書人,不顧路途艱險,絡繹不絕地朝著京城奔赴。

四川有個叫劉孝廉的秀才,他自幼便對詩書有著極高的天賦和濃厚的興趣。家中雖不富裕,幾間破舊的茅屋,幾件打著補丁的衣衫,卻無法阻擋他對知識的渴望。一盞昏暗的油燈下,常常能看到他苦讀的身影,泛黃的書頁被他反覆翻閱,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記錄著他的思考與感悟。他心懷壯志,滿心想著透過科舉謀個出路,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讓父母過上安穩的生活,也期望能憑藉自己的才學為這亂世貢獻一份力量。

這一年,當春日的第一縷暖風吹過蜀地,劉孝廉背上行囊,告別了父母和故鄉。行囊裡裝著幾件換洗的衣物、幾本書籍,還有母親親手做的乾糧。他的眼神堅定而熾熱,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趕考之路。一路上,他翻山越嶺,山路崎嶇難行,他的鞋底磨破了,腳趾也磨出了血泡,但他只是簡單包紮後便繼續前行;他涉過湍急的河流,冰冷的河水浸溼了他的衣衫,他打著寒顫,卻從未有過一絲退縮之意。餓了,就啃幾口乾糧;渴了,便喝幾口山泉水。風餐露宿,歷經艱辛,終於來到了京城外的一家客棧。

客棧里人來人往,嘈雜非凡。趕考的書生們聚在一起,討論著詩詞文章、治國之道,言語間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趕路的商人則在一旁抱怨著世道艱難、生意難做。劉孝廉走進客棧,要了一間簡陋的房間。房間不大,陳設簡單,一張木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還有一扇小小的窗戶,透過窗戶能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

他簡單洗漱後,便躺在床上,準備休息。可明日就是他改變命運的大考,他的心中既期待又緊張,像有一隻小鹿在亂撞。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些讀過的書籍、背過的文章,又想著考場上可能出現的題目。翻來覆去難以入眠,窗外的月光灑在他的臉上,映出他的焦慮與不安。

半夜,萬籟俱寂,整個客棧都沉浸在夢鄉之中。劉孝廉迷迷糊糊中聽到一陣輕微的敲門聲,那聲音若有若無,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他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敲門聲又再次響起,這次更加清晰。他起身,披上外衣,藉著微弱的月光,緩緩走到門口,開啟門。

卻見一個身著黑色長袍的老者站在門口,老者身形清瘦,彷彿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他的長鬚飄飄,在月光下泛著銀色的光芒,眼神中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滄桑與神秘,彷彿洞悉了世間萬物的秘密。老者微笑著,那笑容溫暖而慈祥,對他說:“後生,我觀你福澤深厚,卻也暗藏劫數,特來與你說段因果。”

劉孝廉心中一驚,在這陌生的客棧,深夜出現這樣一位神秘老者,還說出這般奇怪的話,讓他既驚訝又好奇。他忙請老者進屋,老者緩緩走進房間,坐在椅子上,劉孝廉則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者輕輕嘆了口氣,緩緩開口:“你前世本是個富家公子,生於鐘鳴鼎食之家,享盡榮華富貴。可你卻驕奢淫逸,放縱自我,整日花天酒地,肆意揮霍錢財。你欺凌百姓,搶奪民女,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因果迴圈,報應不爽,這一世你才來受苦,嚐盡人間艱辛。不過,若你能在此世積德行善,心懷蒼生,或許能改變命運,化解前世的罪孽。”

劉孝廉聽得一頭霧水,前世的記憶他毫無印象,這些話對他來說太過離奇。他剛想問個明白,比如前世具體做過哪些惡事,如何積德行善才能改變命運,又該從何處做起。可還沒等他開口,老者卻突然消失不見,彷彿從未出現過一般,只留下屋內淡淡的檀香味,縈繞在他的鼻尖,提醒著他這一切並非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