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判官5(第1/2頁)
章節報錯
歸來與新生
張麻子伏法的那一天,刑場上觀者如堵,百姓們臉上滿是複雜的情緒,有大仇得報的暢快,也有對往昔恐懼的餘悸。當劊子手手起刀落,張麻子的生命畫上句號,一時間,眾人先是沉默,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這歡呼聲中,李秀才彷彿看到了婉娘那解脫的面容,他知道,婉孃的怨念終於可以消散了。
就在張麻子伏法的那一刻,地府中,婉孃的冤魂周身繚繞的黑色怨氣緩緩褪去,她的面容逐漸恢復了生前的溫婉與柔和,眼中的仇恨與痛苦也被一抹釋然所取代。她朝著地府深處的光明之處飄去,那是安息之所,從此,她不必再在這世間遊蕩,飽受冤屈的折磨。
李秀才完成了地府的任務,判官信守諾言,大手一揮,一道神秘的光芒將李秀才籠罩。光芒中,李秀才只覺身體變得輕盈,意識逐漸模糊,待再次有知覺時,他發現自己正躺在古寺那張熟悉卻又略顯破舊的床上。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暖融融的,與地府的陰森寒冷截然不同。
他緩緩坐起身,回想起在地府的種種經歷,心中百感交集。那些陰森的場景、可怕的鬼魂、驚心動魄的冒險,都像是一場荒誕而又恐怖的噩夢。他下意識地掐了自己一把,疼痛傳來,他才確定自己真的回到了人間。
“世間善惡終有報,只要堅守正義,便能戰勝邪惡。”李秀才喃喃自語,這是他在地府的經歷中領悟到的真諦。他深知,在這世間,有太多的不公與冤屈等待著被伸張,而自己,既然有幸經歷這一切,就更不能辜負這份使命。
從那以後,李秀才的生活彷彿翻開了新的篇章。他更加努力地攻讀詩書,每日雞鳴即起,伴著晨曦誦讀經典;夜晚,燭光搖曳,他沉浸在書海之中,與古人對話,汲取智慧的養分。他不再是那個只知埋頭苦讀、一心追求功名的書生,而是心懷天下,立志要用自己的才學為百姓謀福祉。
時光匆匆,科舉的日子如期而至。李秀才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信念,踏入了考場。考場上,他文思泉湧,筆下的文章如行雲流水,字裡行間都透著他的學識與見解,更飽含著他對世間正義的追求。
放榜之日,李秀才早早地來到榜單前,目光急切地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搜尋。當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時,他的心中並沒有預想中的狂喜,而是一種深深的責任感。他知道,這只是他人生新的起點,從此,他將踏上仕途,有更多的機會去踐行自己的信念。
李秀才踏上仕途後,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他被派往各地任職,每到一處,他都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疾苦。在他的治理下,原本混亂的地方變得井井有條,百姓們安居樂業。
有一次,他所在的縣城發生了一起離奇的盜竊案,失主是一位貧苦的老人,家中僅有的一點積蓄被盜,老人悲痛欲絕。李秀才親自勘察現場,走訪鄰里,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經過一番艱苦的調查,他終於找到了真正的盜賊。原來,盜賊是一個慣犯,仗著自己有些拳腳功夫,在縣城裡為非作歹。李秀才將盜賊繩之以法,追回了老人的積蓄,老人感激涕零,拉著他的手,老淚縱橫:“青天大老爺啊,您可真是我們百姓的救星!”
還有一次,當地的富商勾結官府,企圖霸佔農民的土地。農民們敢怒不敢言,李秀才得知此事後,不畏強權,毅然與富商和貪官展開了鬥爭。他收集證據,向上級衙門申訴,最終成功地阻止了富商的惡行,將土地歸還給了農民。農民們為了感謝他,自發地組織起來,為他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繡著“公正廉明,為民做主”八個大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秀才的名聲越來越大,他成為了百姓口中的好官。人們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他的公正、廉潔和為民著想。而他,也始終將地府的那段經歷銘記於心,時刻提醒自己要堅守正義,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