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閃爍的星辰彷彿是大自然撰寫的神秘密碼,吸引著人類不斷探索。占星術,這門古老而神秘的學問,便致力於解讀這些星辰密碼,探尋它們與人類命運的微妙聯絡。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踏入占星術的奇妙世界,揭開長曆、量天尺和星盤的神秘面紗。

長曆:時間的神秘記錄者

長曆的起源與發展

長曆起源於中美洲的古老文明,尤其是瑪雅文明,它猶如一部跨越千年的時間史書。瑪雅人在對天文現象的長期觀測與研究中,逐漸發展出了這一獨特的歷法體系。他們透過對星辰的執行軌跡、季節的更替變化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積累了豐富的天文知識,為長曆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瑪雅文明的輝煌時期,長曆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了他們記錄時間、安排農事、舉行宗教儀式以及預測未來的重要工具。

長曆的計算與意義

長曆的計算方式別具一格,它採用了獨特的二十進位制計數系統。在長曆中,時間被劃分為多個層級,從最小的單位 “金”(kin,代表一天)開始,往上依次是 “烏納”(uinal,20 天)、“盾”(tun,360 天)、“卡盾”(katun,7200 天)、“巴克盾”(baktun, 天)等。這種複雜而精密的計算方式,使得長曆能夠精確地記錄長達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的時間跨度。例如,瑪雅人透過長曆能夠準確地計算出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的發生時間,以及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穫季節,為他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指導。

長曆的影響與傳說

長曆在歷史上的影響深遠,它不僅是瑪雅文明高度發達的象徵,也對後世的文化、宗教和科學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瑪雅文化中,長曆與他們的宗教信仰緊密相連,被認為是神賦予人類的神聖禮物。瑪雅人相信,透過對長曆的研究和解讀,可以揭示宇宙的奧秘和人類的命運。最為人熟知的是長曆與 2012 世界末日傳說的關聯。根據長曆的計算,2012 年 12 月 21 日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天被視為長曆中一個大週期的結束。於是,一些人便解讀為世界末日的到來,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恐慌和熱議。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2012 年 12 月 21 日平靜地度過,這一傳說也不攻自破。實際上,瑪雅人所說的這個時間節點,更可能是一個新的開始,代表著一個週期的結束和另一個週期的開啟,是宇宙迴圈和生命延續的象徵。

量天尺:星空的丈量者

不同 “量天尺” 的發現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出現過一些被認為可能與占星相關的 “量天尺”。1974 年,福建泉州灣出港的一隻南宋船隻上,發現了一件以幹竹製成的怪異尺子 ,被稱為 “量天尺”,又叫 “牽星尺”。這把竹尺被發現時拆成了三截,有五個刻度,每個格刻度為 2.6 公分,還有三個無刻度的格子,中間是無刻度部分,後被研究調整為有刻度和無刻度兩個部分,有刻度部分用於測量天象,無刻度部分用於手持。

而明朝馬懷德的 “牽星” 盤也備受關注。據明朝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記載,蘇州馬懷德的牽星板一副有十二片,由烏木製成,自小漸大,最大的長七寸餘,分別標為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皆有細刻 。此外還有一塊象牙,長二寸,四角皆缺,上有半指、半形、一角、三角等字,顛倒相向,被認為是周髀算尺。嚴敦傑在 1966 年出版的《牽星術 -- 我國明代航海天文知識一整》中,首次對其進行描述,提出 “牽星盤” 是中國古代測量船隻位置的天文測量裝置,並與阿拉伯導航裝置 “卡瑪爾” 作比較,分析了其用法。

關於 “量天尺” 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