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武時空,醉仙樓,主堂。

這一趟來回極快的崇禎之旅,讓每一個大明天子的心情都變得沉重無比。

他們顯然不願意接受,自己治理下的大明,在若干年之後,最終竟然變成那般慘狀,百姓已經淪落到易子而食,掘蟲果腹的不堪地步。

老朱坐在自己的太師椅上,微微低著頭,不知在想些什麼。

整個主堂寂靜如墨,就連空氣,都似是凝結了一番。

季伯鷹掃過這幫人,他之所以給這幫大明天子看這些幻境,花費這般時間去一趟崇禎時空折騰。

要的,就是現在這個結果。

人,唯有近距離的感受體驗之後,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會認真的去提前做好預防,以免這樣的覆轍,在各個時空再次發生。

就像關雲長當年大意失荊州一樣,如果關羽提前看到了的結局,自然也就不會大意。

“聽好了。”

“接下來,我要告訴你們,怎麼做,才能讓大明渡過小冰河期最後的瘋狂。”

季伯鷹的一句話,打破了死寂的氣氛,每個人都像瞬間活過來了一般,目光都是緊落在季伯鷹之身,一個個都是豎起耳朵,生怕錯漏一字。

“當第四次小冰河期的巔峰期到來之時,大明將會分成兩種情況。”

“一,假如大明的白銀擴張計劃已經完成,或者說完成了一部分,那這個問題完全不用擔心。”

“以萬國養一國,只需要強行加大對海外糧食的引入,大明就完全可以扛過小冰河期。”

“當然,這個代價是餓死其他國家的人,畢竟小冰河期不是針對大明,而是全世界。”

“二,皇家天工院之內的機構,必須要有專事於農學研究的設定,專注於提高糧食的產量,提高糧食作物的耐旱耐澇性,這都是對帝國穩定的保障。”

“三,這也是最為直接的辦法。”

季伯鷹抬手一點,剎那間,在每個人的桌上,都出現了一個冒著熱氣的烤熟了的甘薯。

同時,憐香惜玉上前,為每人都呈上了一捆甘薯藤。

烤熟的甘薯是成品食物,按照規則,季伯鷹可以直接具現,但是甘薯藤不是。

這些甘薯藤,都是季伯鷹昨天運動完之後,連夜扛著鋤頭去萬曆時空的某一處甘薯地裡偷拔的,還差點被看田的狗給咬了。

甘薯藤這種美洲作物,是被西班牙從美洲帶回後,在萬曆二十一年由海商陳振龍傳入大明的,在場的這幫天子儲君所在的時空,像嘉靖隆慶可能見過甘薯,但絕對沒見過甘薯藤。

“你們回去之後,即刻以朝廷名義,向民眾開始大面積推廣甘薯種植。”

“凡種植甘薯者,三年免稅,三年後稅減五分。”

甘薯這玩意,生熟都能吃,不僅耐旱,產量還高,還耐儲存,真是給塊地就能瘋長。

缺點就是味道不咋滴,吃多了脹氣。

所以在萬曆年間引入之後,也只是在福建廣東等地小面積的推廣,並沒有全國性鋪開,畢竟在廣大的老百姓看來,有香噴噴的白米飯吃,種這破玩意幹嘛。

而等到天啟崇禎之年,饑荒遍野之時,就算有心鋪開,也是來不及了。

清軍入關之後,開始大力推廣甘薯,一個外來異族入主中原,能夠做到兩百多年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白蓮教和長毛不算),甘薯之功,不可忽視。

九州是一片堅韌的土地,在九州大地成長起來的人,但凡是隻要能吃飽一口飯,但凡是不至於餓死,民眾就不會造反,就會無怨無悔的埋頭給帝國幹到死。

這一點,古往今來深諳之。

“用這個玩意就能解決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