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大哥三弟別跑啊!坐下來談談心!(第4/6頁)
章節報錯
,而且觀音奴還是元末第一名將王跑跑的親妹子。
在一些影視劇中,這位觀音奴被冠了一個漢名:趙敏。
並且還有個一路開掛的cp,弓長阿牛。
而李二口中的這個觀音婢,說的並不是大明那個觀音奴,而是大唐第一賢后,李世民的髮妻之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於十三歲嫁給李世民,一路風霜雪雨,生死不離。
武德末年,皇帝對秦王猜忌日重,太子齊王日漸緊逼,這是李世民一生形勢最為嚴峻之時,長孫皇后於腰間繫著一份毒藥,並告訴李世民:若有不諱,亦不獨生。
並且,在李世民這一路的崛起之上,長孫皇后出謀劃策,甚至是親身前往軍營安撫將士。
尤其是在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率領秦王府八百將士在玄武門設伏,長孫皇后一婦人之身,並沒有選擇躲在後方,而是堅定的站在李世民的身邊,勉勵將士,無所畏懼,生死相隨,不離不棄。
等到李世民登基之後,屢屢問政於長孫皇后,長孫皇后不想回答時,以“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為由拒絕干涉朝政,這番主動避政的操作和武曌對比一下,簡直是天差地別。
除此外,長孫皇后主動抑制外戚的權力擴張,勸胞兄長孫無忌放棄宰執之位,盡全力庇護朝中忠良,比如魏徵之流,為貞觀之治添磚加瓦。
長孫皇后之賢明,三兩言語,難以言盡。
只能說,貞觀之治有太宗君臣之功,亦少不了長孫皇后之力。
正所謂,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身後,都離不開一個知心懂事的女人。
老朱是如此,李二是如此,看書的帥哥們亦是如此。
而在帝王之家,皇帝與皇后,一般來說都是分宮而睡,比如老朱和馬皇后,一個是住在乾清宮,一個是住坤寧宮,這亦是皇家規矩。
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則是同寢同殿。
當然,當李二想換換口味,臨幸其他妃子的時候,長孫皇后當然也不會攔著,這就像馬皇后也不會攔著老朱播種一樣。
畢竟開枝散葉、多生兒子,這是一個皇帝的首要基本任務。
可惜的是,常言好人有好報。
但這話有時確實很扯淡,很多時候事實上是,禍害活百年,好人不長命。
長孫皇后終年三十六歲,與太宗少年結髮,一起互相扶持,同舟共濟二十三載。
於情伉儷情深,於政相輔相成。
一與之齊,終身不改,生同寢,死同穴。
長孫皇后崩逝之後,李二終其往後數十年,都未曾起過立後之念。
在他的心中,他這一生一世的髮妻,只有一人,那就是,他的觀音婢。
“好。”
季伯鷹微微點頭。
心念一動,在歷史長河之中,鎖定了大唐武德時空。
唰。
二人身影,於這原地消失。
………………………
武德時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這一天,是一個極其特殊和刺激的日子。
今天,是武德時空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城樓之上。
當季伯鷹帶著李二穿梭到來的時候。
正值清晨,夏霧微涼。
“人在那。”
季伯鷹看了眼前方,淡淡開口。
此刻站在季伯鷹身邊,眼中透著激動之色的李二,下意識朝著前方望去。
果不其然,在這城樓之邊緣處,有著一著紅裙的女子臨風而立,朝著西面的方向望著,那張美妙俏臉之上,寫滿了對夫君的擔憂。
長孫皇后勉勵完將士之後,便是一直在這玄武門城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