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隊,于禁那邊是丙隊。派出甲丙兩隊,可不是出戰的。而是讓甲丙兩隊士兵繞道,從側面迂迴到來人的後方,把來人的退路切斷。當然,如果過來的這九千人硬是要往南面撤退,甲丙兩隊士兵還是可以出手的。

派出甲丙兩隊之後,太史慈、于禁不約而同地在營前展開了來自建業的新兵。這些建業新兵展開之後,也跟著甲丙兩隊走過的道路,抄向了來敵的側面。最後,太史慈、于禁營前就是原來的老兵了。

巨大的包圍圈很快就構建完畢。戰鬥將由東西兩側的建業新兵主攻。北面的老兵基本不出戰。南面的甲丙兩隊只負責斷其退路。

……

話說身穿孫軍士兵服裝的那兩千多名老百姓怎麼就沒有投降?還怕沒有!正常的人是怎樣的反應他們就是怎樣的反應。一上來,就是跑。早在救火的時候,吳郡士兵還遠遠的,就有人呼喊著逃跑了。

當然,前面幾個喊著逃跑的人並不是百姓,而是看管這些百姓的孫軍士兵。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事情,要老百姓做事,一是花錢聘請,一是以武力相威脅。孫策選擇了後者。這個時候,孫策的錢已經花得差不多了。而又因為時間緊迫,需要動用的百姓人數又多。請兩千多百姓做事情的錢,孫策倒是有;但賠償燒掉的近百間民房的錢。孫策是無論如何都拿不出來的。因此,孫策就乾脆全部動粗了。

百姓被抓來了,被迫換上了士兵的衣服,分別住在幾道城門的附近。隨後又被押過來救火。這樣的事情,對於百姓來說,也算不了什麼辛苦。但是,當看管這些百姓的孫軍士兵突然大叫,說是吳郡士兵殺過來了、趕快逃跑的時候,百姓還是慌了。

很快,看管百姓的孫軍士兵就率先跑出了北門。有個別百姓還在想,吳郡士兵過來是殺孫軍士兵的,又不是殺百姓,也許不需要跑吧。轉眼間,就有百姓發覺自己就穿著孫軍士兵的衣服,自己正好就是吳郡士兵的屠殺目標。於是,就接二連三地奔向了北面。

逃跑之勢,不比進攻之勢。一旦開始了逃跑,那就是人人心慌。很快,兩千多身穿孫軍士兵衣服的百姓全部都開始了逃跑。由於人多,在北門那兒,就稍微堵了一堵。

堵住了,就相當於跑不掉了。正常人的反應就是,危險來了。跑;跑不掉,就投降。於是,被堵住的百姓就開始投降了。但是,投降卻沒有用。吳郡士兵全然不理會,照殺不誤。沒有投降的、以及雖然投降而位置較遠的百姓,立即不投降了,拼命往城外擠出。

在楓橋縣城北門的外面,還有一幕。那就是有不少逃出北門的百姓,在這兒脫衣服。他們以為脫了孫軍士兵的衣服,就還原成百姓了,吳郡士兵就不會殺自己了。其實這種想法從道理上是說得通的。只不過。由於脫衣服的人多了點,在吳郡士兵追出北門的時候,還有人在脫。這就等於是說,脫衣服的動作被吳郡士兵發現了。

既然脫衣服的動作被發現,那麼脫掉衣服的百姓就依然擺脫不了孫軍士兵的身份。吳郡士兵的大刀就直接往那些脫了衣服的百姓砍出。

那些百姓不是不投降,而是投降沒有用。脫掉孫軍士兵的衣服也沒有用。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向北奔跑。

……

百姓畢竟是百姓,百姓是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雖然說吳郡士兵的訓練並不咋個樣,但有訓練與沒有訓練的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因此一路上,不斷有百姓被吳郡士兵追上,不斷有百姓成為吳郡士兵的刀下亡魂。因為死亡的威脅,剩下的百姓的潛力被激發了,因而才沒有被吳郡士兵追上。不過,被追上也就是或早或遲的事情。註定的命運是改不了的。

這一追一逃,就進了太史慈、于禁的包圍圈了。甲丙兩隊士兵首先抄向了吳郡的末尾。甲丙兩隊的出現,其實並沒有出乎吳郡士兵的意料之外。吳郡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