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內部整軍與革新

經歷了與曹操、東吳的連番周旋與激戰,荊州雖暫時穩住了陣腳,但林小羽深知,軍隊作為荊州立足亂世的根本保障,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於是,他決定開啟一場全面而深入的內部整軍與革新運動,旨在打造一支更加精銳、紀律嚴明且富有戰鬥力的荊州軍。

林小羽首先召集了荊州軍的各級將領,在荊州的演武場召開了一場嚴肅的軍事會議。他站在高臺之上,目光堅定地掃視著臺下的將領們,開口說道:“諸位將軍,我們荊州軍一路走來,歷經風雨,雖有戰功,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如今,我們身處亂世,周圍強敵環伺,若不加以整頓革新,如何能保荊州安寧,如何能復興漢室?”

臺下將領們皆低頭不語,他們深知林小羽所言非虛,也明白軍隊內部確實存在著紀律鬆弛、訓練不足、兵種協同作戰不暢等諸多弊病。

“從今日起,我們將對荊州軍進行全面整訓。首先,在紀律方面,要嚴格執行軍法。無論是誰,若有違反軍法者,嚴懲不貸!”林小羽的聲音在演武場上回蕩,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為了加強紀律建設,林小羽親自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軍規軍紀。例如,嚴禁士兵酗酒賭博、欺壓百姓;規定軍隊在行軍作戰過程中不得擅自掠奪百姓財物,違令者斬;要求各級將領必須以身作則,不得徇私舞弊,如有發現,同樣依法懲處。同時,設立了專門的軍紀監督官,負責巡查軍隊中的違法違紀行為,確保軍規軍紀得到有效執行。

在訓練改革上,林小羽摒棄了以往一些陳舊的訓練方法,引入了更為科學、系統且高強度的訓練模式。他將士兵們的訓練分為體能、武藝、戰術、陣法等多個專項進行。

體能訓練方面,增加了長跑、負重行軍、攀爬等專案,旨在提高士兵們的身體素質和耐力。每天清晨,荊州軍計程車兵們都要圍繞演武場進行長跑訓練,隨後揹負著沉重的行囊進行長途行軍,以鍛鍊他們在實際作戰中的行軍能力。

武藝訓練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兵器使用,而是更加註重實戰技巧的傳授。士兵們不僅要熟練掌握刀、槍、劍、戟等常規兵器的使用方法,還要學習如何在不同的戰鬥場景下靈活運用這些兵器進行攻擊與防禦。例如,在模擬巷戰的訓練中,士兵們要學會利用狹窄的空間進行近身搏鬥,巧妙地躲避敵人的攻擊並給予致命一擊。

戰術訓練則著重培養士兵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戰場應變能力。透過沙盤推演、實戰模擬等方式,讓士兵們熟悉各種戰術陣型的運用,如魚鱗陣、鶴翼陣、鋒矢陣等,並教導他們在戰場上如何根據敵軍的動向迅速調整陣型,以達到最佳的戰鬥效果。同時,還設定了各種突發情況的模擬演練,如遭遇敵軍埋伏、被敵軍分割包圍等,鍛鍊士兵們在危機時刻的冷靜判斷和應對能力。

陣法訓練強調的是大規模軍隊作戰時的協同配合。荊州軍被分為步兵、騎兵、弓兵等不同兵種,各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至關重要。林小羽親自指揮各兵種進行聯合陣法演練,讓他們明白在戰場上如何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例如,在進攻時,弓兵先進行遠端攻擊,壓制敵軍火力,隨後步兵發起衝鋒,騎兵則從側翼或後方包抄敵軍,形成全方位的攻擊態勢;在防守時,步兵組成堅固的防線,弓兵在後方提供火力支援,騎兵則作為機動部隊,隨時準備出擊,擊退敵軍的進攻。

除了對士兵們的訓練進行改革,林小羽還注重對將領的培養與選拔。他建立了荊州軍官學院,選拔有潛力的年輕軍官和士兵進入學院深造學習。學院內設定了軍事戰略、兵法謀略、指揮藝術、後勤管理等多門課程,由諸葛亮、龐統等當世名士以及經驗豐富的老將擔任教師,傳授他們豐富的軍事知識和實戰經驗。

在軍官的選拔上,不再單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