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局勢驟變(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19章:局勢驟變
建安二十四年冬,許昌城內,一片肅殺之氣。林小羽站在自家府邸的庭院中,望著那陰沉的天空,心中隱隱不安。自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後,整個天下局勢便如狂風驟起,波譎雲詭。
“主公,荀彧大人求見。”管家匆匆走來,低聲說道。
林小羽微微一怔,旋即說道:“快請!”
不多時,荀彧那略顯憔悴的身影出現在庭院之中。林小羽急忙迎上前去,拱手道:“文若先生,許久不見,先生可好?”
荀彧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尚可。只是這局勢愈發緊張,彧心中憂慮,特來與主公商議。”
兩人在亭中坐下,林小羽屏退左右,問道:“文若先生,如今關羽勢大,曹操想必焦頭爛額,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荀彧目光深邃,緩緩說道:“曹操雖遭重創,但根基仍在。如今他一面派人聯合孫權,欲夾擊關羽;一面調遣徐晃等將領,準備與關羽正面交鋒。而孫權那邊,周瑜新喪,魯肅主政,此人主張聯劉抗曹,但孫權心思難測,恐已被曹操說動。”
林小羽微微皺眉,道:“若孫權與曹操聯手,關羽危矣。荊州之地,恐也將陷入戰火。”
荀彧點頭道:“正是如此。主公,我們需早做打算。如今我們在許昌雖有一定勢力,但曹操對我們也多有防備。一旦局勢有變,我們該如何應對,還望主公深思。”
林小羽沉思片刻,道:“我本欲在許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推翻曹操。但如今看來,這局勢變化太快,已容不得我們按部就班。文若先生,依你之見,我們能否在許昌城內發動一場政變,先控制曹操,再圖大業?”
荀彧聞言,臉色微變,說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許昌城內,曹操親信眾多,且防備森嚴。我們若貿然發動政變,勝算極小。一旦失敗,我們將萬劫不復。”
林小羽長嘆一聲,道:“那依先生之見,我們該如何是好?”
荀彧沉思良久,說道:“彧以為,我們可先派人前往荊州,與關羽取得聯絡,告知他曹操與孫權的陰謀,讓他早做防備。同時,我們在許昌城內繼續隱忍,等待時機。若關羽能成功抵禦曹操與孫權的夾擊,那我們便可趁曹操元氣大傷之際,再做打算;若關羽失利,我們也可提前做好撤退的準備,儲存實力,另尋他處發展。”
林小羽思索片刻,覺得荀彧所言有理,便點頭道:“好,就依先生之計。我這就派人前往荊州。至於許昌這邊,還需先生多多費心,密切關注曹操與孫權的動向。”
荀彧拱手道:“主公放心,彧必竭盡全力。”
送走荀彧後,林小羽回到書房,開始思索下一步的計劃。他深知,此次局勢的變化,對他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若能把握好時機,他或許能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若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
就在林小羽沉思之際,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書房,呈上一封密信。林小羽開啟密信,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信中寫道,曹操已決定親自率軍前往樊城,與關羽決戰,而許昌城內的防守力量將有所減弱。
林小羽心中一動,一個大膽的想法湧上心頭。他想,既然曹操要親自出徵,許昌城內防守空虛,那這豈不是一個發動政變的好時機?雖然荀彧之前勸他不要貿然行動,但此時機會難得,若錯過,不知何時才能再有這樣的機會。
林小羽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心中天人交戰。他一方面擔心政變失敗,導致自己和手下的兄弟們性命不保;另一方面又不甘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林小羽最終還是決定冒險一試。
他立即召集手下的核心將領,包括趙雲、典韋、許褚等人,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