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內部憂患

儘管林小羽在外交上竭力周旋,試圖為荊州開闢一條生存與發展之路,但此時的荊州內部卻也悄然滋生出諸多憂患,猶如隱藏在暗處的礁石,隨時可能讓荊州這艘大船觸礁擱淺。

荊州在經歷連番戰火與快速發展之後,階層分化逐漸顯現。一些世家大族在戰爭中透過囤積物資、兼併土地等手段積累了鉅額財富與龐大勢力,他們開始在地方上橫行霸道,與民爭利。普通百姓雖因林小羽推行的政策生活有所改善,但面對世家大族的壓迫,仍苦不堪言。

一日,一位老農夫滿臉悲慼地來到荊州府衙告狀。他哭訴著說,自家僅有的幾畝薄田被當地的一個世家大族強佔,前去理論還被其家丁打傷。林小羽聽聞此事,怒髮衝冠,他立刻下令徹查此事。

“主公,此事並非偶然。如今荊州境內,類似之事屢見不鮮。這些世家大族倚仗其財富與勢力,無視主公法令,長此以往,荊州民心必失。”諸葛亮憂心忡忡地說道。

龐統也進言:“主公,我們必須對這些世家大族加以約束,否則荊州內部將矛盾叢生,難以穩定。可頒佈新的土地法令,限制世家大族的土地兼併,同時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對新開墾之土地給予法律保護。”

林小羽點頭道:“二位先生所言極是。荊州之根基在於百姓,若百姓受苦,我等何談復興漢室。傳令下去,立即著手製定土地法令,嚴厲打擊世家大族的不法行為。”

然而,荊州的軍隊內部也出現了問題。一些將領在經歷多場大戰後,開始居功自傲,對軍隊的紀律與訓練有所鬆懈。部分士兵受其影響,也出現了軍紀散漫的現象,在城中酗酒滋事、欺壓百姓之事時有發生。

關羽得知此事後,深感愧疚,他來到林小羽面前,單膝跪地:“大哥,是我管教不嚴,致使軍中出現此等亂象。我願受罰,還請大哥降罪。”

林小羽扶起關羽,說道:“雲長兄,此非你一人之過。荊州軍隊能有今日之規模與戰鬥力,你功不可沒。但如今軍隊出現問題,我們必須及時糾正。可在軍中開展整風運動,加強紀律教育,對違反軍紀者嚴懲不貸,同時對有功將士給予適當獎勵,激勵他們保持初心,繼續為荊州效力。”

“諾!”關羽領命而去,他親自在軍中整頓紀律,對違反軍紀計程車兵進行嚴厲處罰,對錶現優秀的將士則予以表彰。在關羽的努力下,荊州軍隊的紀律逐漸恢復,士兵們的訓練熱情也重新高漲起來。

但就在林小羽忙於處理內部事務之時,東吳的密探在荊州的活動愈發猖獗。他們不僅繼續拉攏荊州的軍政人員,還暗中收集荊州的軍事佈防、經濟情報等,為東吳再次進攻荊州做準備。

林小羽察覺到東吳密探的活動後,決定採取反制措施。他令諸葛亮組建一支情報隊伍,專門負責偵查與反偵查東吳密探的行動。

“孔明先生,荊州的情報安全關乎生死存亡。這支情報隊伍必須精挑細選,訓練有素,能夠在暗中與東吳密探展開較量,保護荊州的機密。”林小羽叮囑道。

諸葛亮道:“主公放心,我自會挑選合適之人,定不會讓東吳密探得逞。”

在諸葛亮的精心策劃下,荊州的情報隊伍迅速組建起來。他們喬裝打扮,混入荊州的大街小巷,密切監視著東吳密探的一舉一動。很快,便發現了一些東吳密探的藏身之處與聯絡點。

“主公,我們已掌握了部分東吳密探的蹤跡。是將他們一網打盡,還是放長線釣大魚?”諸葛亮請示道。

林小羽思索片刻,說道:“先不要打草驚蛇,暗中監視他們,看看他們究竟在謀劃何事。若能順藤摸瓜,找出東吳在荊州的整個情報網路,將其一併摧毀。”

“遵命。”諸葛亮領命而去,繼續指揮情報隊伍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