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赤壁之戰前夕(第3/5頁)
章節報錯
議,雖看似公平,然東吳於赤壁之戰出力頗多,荊州若共管,恐日後紛爭不斷。吾以為,荊州可按功勞劃分,東吳當得大半。”
諸葛亮微微一笑:“周都督此言差矣。劉備雖兵力不及東吳,但亦在赤壁之戰中拼死作戰。且荊州本乃劉表之地,主公乃漢室宗親,對荊州亦有繼承之權。”
一時間,宴會上氣氛有些緊張。林小羽見狀,連忙起身調解:“諸位且慢爭論。荊州之事關係重大,非一時可決。如今曹操雖敗,但仍虎視眈眈。我等當以大局為重,先商議如何鞏固赤壁之戰的勝利成果,抵禦曹操再次南征。”
孫權點頭:“子羽所言甚是。荊州之事,可日後再議。今日只談慶功。”
眾人這才緩和下來,繼續飲酒作樂。但林小羽知道,荊州的問題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孫劉聯盟。他必須在這之前,想出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否則,好不容易得來的勝利局面,將化為泡影。
慶功宴後,林小羽找到諸葛亮,單獨商議。
“諸葛先生,你我皆知荊州之事的棘手。你有何良策,可保孫劉聯盟不破?”林小羽開門見山地問道。
諸葛亮羽扇輕搖:“林先生,亮以為,此刻孫劉聯盟尚需維持。荊州可暫作緩衝,劉備可在荊州發展勢力,以助東吳抵禦曹操。待劉備勢力壯大,可與東吳形成掎角之勢,曹操便不敢輕易南征。”
林小羽沉思片刻:“諸葛先生此計雖好,但東吳未必肯答應。周瑜都督一心想為東吳謀取更多利益,他不會同意劉備在荊州坐大。”
諸葛亮笑道:“林先生所言不差。然東吳亦需考慮曹操之威脅。只要我等向周瑜都督闡明利害,再許以一些好處,或可暫時穩住東吳。”
林小羽無奈地搖搖頭:“也只能如此了。只希望在這期間,曹操不會有大的動作,給我們足夠的時間來處理聯盟之事。”
諸葛亮望著遠方:“曹操經此大敗,元氣大傷,短時間內難以恢復。我等當抓緊時間,擴充實力,以應對未來之變數。”
林小羽與諸葛亮商議完後,又去見周瑜。他將諸葛亮的想法告訴周瑜,並分析了其中的利害關係。
周瑜聽後,沉默良久:“子羽,吾亦知孫劉聯盟之重要。但東吳不能在荊州之事上讓步太多。劉備若在荊州勢力過大,日後必成東吳大患。”
林小羽道:“公瑾,我有一計。可令劉備駐軍荊州,但軍政大權由東吳掌控。如此一來,既限制了劉備的發展,又可讓東吳在荊州佔據主導。”
,!
周瑜眼睛一亮:“此計甚妙。只是劉備未必肯答應。”
林小羽笑道:“公瑾可與劉備商議,若他不同意,東吳便減少對其的支援。劉備此刻尚需仰仗東吳對抗曹操,他會權衡利弊的。”
周瑜點頭:“好,就依子羽之計。吾這便去與劉備商議。”
在林小羽的周旋下,孫劉關於荊州之事終於達成了一個暫時的協議。劉備駐軍荊州,但軍政大權由東吳掌控。雖然這個協議並不完美,但至少暫時穩住了孫劉聯盟。
然而,林小羽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隨著各方勢力的發展,三國之間的局勢將更加複雜。他必須不斷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現代知識,在這亂世中謀求生存與發展,同時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小羽在東吳協助周瑜訓練水軍,加強東吳的軍事力量。同時,他也關注著劉備在荊州的發展以及曹操在北方的動靜。
一日,周瑜找到林小羽,神色有些凝重:“子羽,吾得到訊息,曹操在北方廣招賢才,厲兵秣馬,似有再次南征之意。”
林小羽心中一緊:“曹操恢復如此之快?看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公瑾,東吳水軍可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