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陶製農具——泥土的藝術(第2/3頁)
章節報錯
小籮筐,村民們用它來裝收穫的水果、蔬菜等。小籮筐就像一個小小的豐收籃,把收穫的喜悅都裝在裡面。
陶製農具的存在也讓小村落裡的小動物們充滿了好奇。
有一次,一隻小松鼠在田邊看到了放在那裡的陶製鋤頭。小松鼠的眼睛裡充滿了疑惑,它從來沒見過這樣奇怪的東西。
小松鼠跳到鋤頭旁邊,用它的小爪子輕輕地敲了敲鋤頭的頭部。小松鼠問鋤頭:“鋤頭鋤頭,你這個長長的東西是做什麼的呀?你怎麼有這麼尖的嘴巴呢?”
鋤頭回答說:“小松鼠呀,我是農民伯伯用來耕地的,這個尖嘴巴可以把土地翻開,這樣就能種出好吃的東西啦。”
還有一群小螞蟻,它們發現了陶製種子罐。小螞蟻們以為這是一個巨大的城堡,於是紛紛朝著種子罐爬去。當它們爬到罐口時,才發現這不是城堡,而是一個用來裝種子的容器。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陶製農具就像勤勞的小助手,充滿了生機。陶製鋤頭開墾土地,陶製種子罐播撒希望的種子,為新一年的豐收打下基礎。
夏天,陶製農具在田間守護著莊稼。陶製的小水瓢用來給莊稼澆水,就像給小植物們送清涼的飲料。陶製的小柵欄可以防止小動物來偷吃莊稼,就像一個小小的守護者。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陶製農具又開始忙碌起來。陶製的籮筐裝滿了成熟的果實和糧食,陶製的小刀可以用來收割農作物,它們就像一個個喜悅的收穫者。
冬天,陶製農具在倉庫裡休息。但它們也沒有被完全遺忘,村民們會檢查和修補陶製農具,為下一個耕種季節做好準備。就像小動物們在冬天儲存食物,為來年做準備一樣。
陶製農具雖然很有用,但它們也有自己的煩惱呢。
因為陶製農具是泥土做的,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或者被碰撞,就很容易破碎。就像小鳥被打了一下,可能就會受傷。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在田邊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把陶製鋤頭碰倒了,鋤頭就裂了一道縫,像小鳥的嘴巴破了一樣。
而且,陶製農具如果被水長時間浸泡,泥土會變軟,農具的形狀就會走樣。就像小胖子在水裡泡久了,身體會變得水腫一樣。
另外,陶製農具使用時間長了,外面可能會沾上泥土、肥料等汙垢,如果不及時清洗,就會變得髒兮兮的,還會影響農具的使用壽命。
小村落裡有個聰明的小男孩叫小陶。他看到陶製農具的這些問題,就想辦法來改進它們。
他發現陶製農具容易破碎的問題,於是他在陶製農具的外面用藤條編織了一個保護套。這個藤條保護套就像陶製農具的鎧甲一樣,即使農具不小心被碰撞,也不容易破碎了。
對於陶製農具怕水浸泡的問題,小陶想了一個好主意。他在陶製農具的表面塗上了一層薄薄的防水漆。這種防水漆可以防止水進入泥土裡,這樣農具被水浸泡一會兒也不會輕易變形了。
針對陶製農具容易髒的問題,小陶在陶製農具的表面設計了一種可以拆卸的覆蓋層。這個覆蓋層可以擋住泥土和肥料,當覆蓋層髒了的時候,就可以取下來清洗,這樣農具就容易保持乾淨了。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陶製農具呀?這可有趣了呢。
不過,這個手工製作一定要有大人在旁邊指導哦。
首先,我們要找一些陶土。可以在河邊或者山上找一些合適的陶土,如果找不到,也可以在商店裡買一些陶泥。
然後,把陶土中的雜質去除,加入適量的水,像阿陶爺爺一樣把陶土揉成一個大泥團。
接著,如果要做陶製鋤頭,就先捏出鋤頭的頭部,再搓出長長的柄並連線起來;如果要做陶製種子罐,就捏出罐體和罐口,還可以刻上一些小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