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第1/3頁)
章節報錯
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是量子仙宗第一優先順序工業專案。
許多前期準備工作在進行實驗室理論測試的時候已經準備好,理論測試透過第二天。
陳念親自擔任總工程師,第一條實驗性質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正式開工。
第一代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規範引力場範圍只有不到五萬公里,對行星引力抗干擾能力較弱。
為了降低干擾,這條生產線被放置在青神星同步軌道上。
生產線主體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是長達一百五十萬公里的替代蛋白質鏈構成的生產線,經過盤旋摺疊形成一個直徑三公里的圓球。
第二是北極星超級生物智腦,用於生產線任務管理,位於圓球中心位置。
第三是生命支援系統,用於支援替代蛋白質鏈條生命活性和保護生產線,將圓球整體包裹在內。
第四是能源支援系統,由一臺超光速引擎改造而成,用於支援北極星超級生物智腦和生命支援系統工作。
得益於前期大量的準備工作,僅僅十六個月後,代號火種的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竣工。
冰新紀Y宇宙歷第四紀NF年,量子仙宗第一條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正式上線,開始為期三十天的測試。
作為首批內測人員,卡沙下班早早回家,等待火種上線。
管家機器人已經在屋頂鋪好一張地毯,卡沙在地毯上盤膝坐好,抬頭看向天空。
公里外的星球同步軌道上,一個熠熠發光的亮點十分矚目。
那就是青神星第一條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火種。
下午14:30,火種上線。
卡沙閉上眼睛,雙手放在膝蓋上,開始預熱體內的量子動力生產線。
輸入動態密匙,捕捉到量子動力生產線捕捉到頭頂公里外火種釋放的引力波,與之共振產生聯絡。
幾秒鐘後,連線完成,卡沙進入一個虛擬世界。
虛擬世界與平常的大型虛擬社群沒什麼區別,裡面還很空曠。
兩個虛擬人偶站在社群中央,赫然是李青人和安思傑的模樣,兩個Npc周圍已經圍上不少人。
卡沙暗罵一句,正準備上前排隊,社群開始重新整理Npc。
靠近Npc一定範圍,卡沙眼前自動出現兩個任務選項,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維護與改進和50%氫元素生產計劃。
按照測試要求,卡沙點進50%氫元素生產計劃,開始進行測試。
超級智腦北極星將50%氫元素能量注入過程分解成數以百萬計的任務碎片,分發給線上的測試者們。
測試者利用自身量子動力生產線提供算力,完成任務碎片計算分析。
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替代蛋白質只需要進行最後一步能量注入,即可向目標氨基酸氫原子注入規律能量,完成程式設計操作。
這個操作也可以反過來進行,即分散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提供算力,測試者自身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完成程式設計操作。
生產的程式設計元素程式設計度上限取決於量子動力生產線能量效率,即測試者的先進量子衍化系統級別。
生產過程中,測試者根據自身量子動力生產線能量效率,承接相應大小的任務碎片。
北極星會實時調節任務碎片發放順序,將生產線內目標氨基酸移動速度控制在平均範圍內。
卡沙現在的先進量子衍化系統級別是煉體期三級,可以承接三級任務碎片,任務週期0.001秒。
即每秒可以完成1000個任務碎片,對應0.0002克50%氫元素,一個小時就是0.72克50%氫元素。